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175台风 | 耗时 13 ms

全优通过 中国电科院电检测能力再创佳绩

22日,记者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获悉,该院在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IEC RE)及国际电检测机构组织(MEASNET)首次举办的电机组整机全部检测项目国际比对活动中取得全优成绩

2023-04-04

充电桩成新能源领域又一大“口”

刚刚过去的长假里,多个“新能源车充电”的话题冲上社交平热搜。高速上,排队四个小时,充电一小时……在新浪微博平,新能源车高速排队充电4小时成为热搜话题。

2021-10-12

浙江:实施光倍增计划 加快能源绿色转型

11月8日,在州玉环市干江镇,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华电玉环海上电送出工程立塔架线,该工程计划11月中旬投运。

2021-11-15

充电桩产品险监测:七成样品存隐患 防水防锈不过关

最近,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首次公布了充电桩产品险监测结果,结果显示,70%的样品存在安全隐患。

2019-08-26

江苏如东海上电场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

三峡如东海上电场位于江苏省如东县黄沙洋海域,是亚洲首个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海上电项目。

2022-07-12

创新驱动,引领海上电运维高质量发展

海上电作为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海上电场呈现规模化发展。

2022-01-06

新能源投资监管趋严,企业应如何控制合规险?

2.合规险识别应与新能源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相结合企业的合规险识别,既要关注通用领域,也要关注专用领域。

2022-07-06

四川能投凉山会东淌塘电场全面投产发电

近日,四川省首个采用155叶轮的电场——四川能投电公司凉山会东淌塘电场实现全面投产发电。

2021-11-15

如东“电网通道” 助海上电接入“主动脉”!

所谓海上电“送出通道”,指的是将电等大规模清洁能源汇集接入省内500千伏电力主干网络,再输送至苏南地区的工程。

2020-07-06

氢能源是大口,但现在炒作的都是泡沫

储能为氢能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电、光伏等新能源具有天然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除了高波动性将导致电网运行安全险增加,储能系统不仅可以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还能减少能源浪费,是、光并网的刚需和标配

2021-12-01

新技术、新应用同亮相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华为等头部企业悉数到场;各种基于5G的新产品、新应用百花齐放,同亮相。

2023-07-12

全球海上电扬帆远航

发展海上电不仅有助于能源低碳转型,还将加强能源供应安全。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海上电,海上电行业正迎来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发展潜力巨大。

2022-11-24

平价以后,电光伏走向何方

3月20日,在特变电工新能源举办的“2020年光无限·平价定乾坤”云端研讨会上,相关专家针对平价时代电、光伏发电的管理政策及市场走向展开了讨论。

2020-03-25

我市举办“抓党建促民营企业发展”企业家大讲堂搭平助力民企跨步发展

特邀柳州银行首席险官陈琦海讲解新形势下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讨以企业党建的坚强有力助推民营企业的跨步发展。

华商国际再获2亿元人民币销售订单 海上电核心装备业务拓展再进一步

近日,华商国际(00206.HK)捷报频传,接连斩获2个海上电高端核心装备销售订单,总销售合同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此次订单为新一代1600吨和1500吨大型海上电安装船的升降系统,采购方分别为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和烟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2022-11-02

柔性直流海上电项目 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11月8日20时08分,在江苏如东海域离岸直线距离约50公里的海面上,随着7号电机组叶轮缓缓转动,三峡集团江苏如东海上电项目首机组正式向江苏电网送电,标志着我国首个柔性直流海上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

2021-11-15

“落子”丹麦 这家公司盯上了欧洲电市场

其中2.3MW机舱罩主要用于美国和欧洲电设备,3.6MW、4.0MW机舱罩和转子房、定子段等产品目前主要用于欧洲和中国海上电设备。

2020-04-03

打造产业集聚平

据了解,作为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广西(柳州)万洋众创城项目建设进度平稳有序,打造以文化旅游装备及相关配套加工、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平,建设20栋工业厂房,可容纳35家中小企业

中国电场翻新改造市场或将于2023年井喷

2020-01-13 13:33:55 Wood Mackenzie电机的翻新改造是指在原有的电场中彻底拆除老旧电机并更换新机。

2020-01-13

秦海岩:提升电发展质量 仍需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

过往三十年,我国电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技术创新则始终是最大的驱动力。围绕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全体能人奋力创新,使电具备了成为主体能源的条件。

2022-05-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