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166还是210,看 | 耗时 17 ms

光伏龙头晶澳净利润超15亿元,境外营收毛利率亮点

在第四季度营收高达91.5亿元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全年最低,仅为2.15亿元,不如第一季度,最终拖累了全年的净利润增幅。

2021-03-31

磷酸铁锂电池“逆袭” 市场选择的结果?

具体来,NCM811三元锂电池价格成本为1.0-1.2元/Wh,能量密度170-200 Wh/kg;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为0.5-0.7元/Wh,能量密度为130-150 Wh/kg。

2021-11-09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亚洲将会风能最主要的市场

此外,这样的发展路径会提供非常良好的商业机会,今天上午我们也说了你花一美元投资的话,希望能够得到3到7美元风电的回报,除了商业回报以外,有更好的外部性的影响。

2019-10-22

宝马称换电技术在浪费时间 更愿意投资固态电池技术

目前,宝马罕见地对换电技术提出了自己的法,认为换电技术路线在浪费时间,宝马更追求的固态电池技术。

2022-03-09

生态环境部:本地减排才改善大气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14 光明日报   作者: 张蕾  针对近日有韩媒报道中韩跨境污染物传输问题,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在11月30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科学家建议改善空气质量,要立足于大力减排本地的污染物

2020-12-03

地热能“双碳”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能源

国内地热开发技术水平与产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砂岩热储回灌率低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让不少地热项目面临回灌难题。

2022-11-24

能源企业纷纷入场氢能,氢能热的逻辑什么?

2021年年底前,中石油拟在河北、北京建成三座冬奥加氢站;未来要在全国范围内投运50座加氢站。

2021-07-12

氢能实现碳中和的终极方案

碳排放主要有化石能源贡献,目前中国煤炭消费几乎占到全球的一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中国能源转型的加快,天然气将逐步替代煤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中国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

2020-12-08

提高比能量仍动力电池的技术走向

高比能量、长续驶里程车企必然选择电池成本高、续驶里程短,一直阻碍电动汽车扩大销量的主要问题。反映在动力电池技术上,则电池的能量密度决定续驶里程的长短。

2020-08-14

新能源公交车越来越多的背后车企“求生欲”

对客车企业来说,当前最困难的时候吗?“受新能源补贴退坡、高速和城际铁路建设影响,客车市场需求存在进一步萎缩风险。”即便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宇通客车也心存担忧。

2019-09-06

龚宇烈:地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未来发展方向

整个系统用的技术都我们团队前期研发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从创新角度来应该更多的技术集成方面的创新,这套系统得到了业内同行的高度评价,成为具有南方特色的‘丰顺模式’。”龚宇烈总结说道。

2020-09-21

碳中和目标下,风电不可忽视的主力军

虽然“十三五”期间,风电发展速度已经被光伏超过,但大力发展风电,同样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2021-03-25

宁德时代“生财有道”引争议 定增募资买理财“好生意”吗?

有人质疑:既然不缺钱,为何要募资?钱没有投向实体,而在理财上打转,否会助长脱实向虚?事实上,不仅宁德时代,这些年,关于上市公司用定增募资买理财产品的消息从未间断。那么怎么上市公司的这一行为?

2022-07-25

水光互补或抓手

五大电力集团有一个公开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的电力企业集团。

2021-01-06

又一光伏强国公布碳中和期限,第三代太能电池关键

但其为光伏产业所做出的贡献可圈可点,现在被业内寄予厚望的异质结电池技术,就由日本企业发明,且在关键的异质结电池设备和低温银浆上,日本企业仍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2021-07-19

绿氢工业化应用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实现低碳消费,其中交通领域属于氢能的高端消费客户端,商业化推进最快;氢的“能源载体”特性可消纳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通过储存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例如分布式发电,孤岛电源等;氢气作为原料可以生产合成氨,甲醇等,同时也用途广泛的原剂

2022-01-13

成本偏高依然储能部署的主要障碍

相比之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指出,美国联邦和和州政府激励措施不足一个关键障碍;而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缺乏适当的估值和进入容量市场最主要的问题。

2021-04-06

10天牵手两家车企,富士康这要干什么事?

2021-01-15 09:58:36 有鱼财经新能源车成为风口行业,所以,跨界进军汽车行业的事真不少。

2021-01-15

走进世界最大制氢工厂:日本氢能源怎样造出来的?

其中一个最大的关注点,日本的氢能源怎么造出来的?制氢所需电能从哪里来的?获得日本国立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批准,我走进了日本最新的制氢工厂,一探究竟。

2019-11-13

“电十条”滋润企业的“及时雨”

战"疫"时期供电企业为企业送来的"及时雨",令人备受鼓舞。

2020-03-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