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13:23:19 福建日报 作者: 王永珍 林丽平 苏余泉 15日,记者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该公司将加大充电网络建设力度,投入资金
本次试验对于加快电力系统向“源网荷储”(发电、电网、用户、储能)协调互动模式转变,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喜迎二十大】9月15日,以“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正式启动。在中国科技馆区的活动现场,地热能、核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科普展吸引不少人驻足。
2019-11-15 11:12:45 新华网 作者: 周舟 11月14日,美国能源政策专家赞扬中国在低碳能源技术规模化领域发挥的关键作用,呼吁美国加强对华合作,促进全球减排
5G基站累计超过294万个;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捷报频传
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今年,刘汉元代表的关注点仍然聚焦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面。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7月31日,海报新闻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8381.8万千瓦,同比增长27.4%,占总装机的41.8%。
2月1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梁昌新表示,将继续加强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同,持续优化充电网络规划布局。
2020-07-09 08:25:02 彭博新能源财经实际电价下挫、弃电现象加剧是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风电、光伏投资者面临的两大压力。
今年是我国“碳中和元年”,被视为最清洁能源之一的太阳能产业随之迎来发展机遇。光伏终端需求持续爆发,驱动产业链扩产潮涌起,多环节迎来量价齐升,产业整体迈入景气阶段。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