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09:37:48 经济日报回归20载,年送电规模增长约24倍2019年12月12日,刚刚全线贯通的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220千伏叠泉输变电工程海底电缆隧道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固结注浆工作
研发中心将开展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海上风电设计、制造、施工及运维技术体系,逐步构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海上风电标准体系,形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海上风电研发中心,为全国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技术支撑及示范引领作用
2020-07-07 08:14:21 电缆网7月1日,目前广东电网公司在全省投资建设的容量规模最大的充电站正式投入使用,据介绍,该充电站全部投运后,将有105台充电桩,总容量达8543千瓦,
这项世界海拔最高、极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起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多林220千伏变电站,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220千伏巴尔变电站,跨越2个市地10个区县,工程总投资74亿元(人民币,下同),将新建6座变电站,
项目于2019年发起,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下称“海洋三所”)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完成。保护区管理局是碳减排量所有者,授权海洋三所全权进行碳汇项目的开发。
湖南省正筹划的“千亿级浅层地热能开发工程”便是佐证。该工程计划利用长沙市滨江新城、洋湖片区、梅溪湖片区等浅层地热工程经验,新建2000个以地热为冷热源的能源站,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赋能”。
为深入贯彻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让柳州企业汲取先进地区标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精髓等经验,并搭建本地企业家与其它城市企业家相互学习交流与洽谈合作的渠道,通过
—打造全国核电发展“第三极”2020-07-31 07:59:16 中国发展网我国首批依托项目——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实现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贡献了
7月31日,由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提前实现阶段性投产。
发展海上风电,我国有着天然优势——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而且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电网结构较强又缺乏新能源的东南沿海地区。“双碳”目标下,我国海上风电优势尽显,发展速度加快。
铜陵市计划以东方造船厂为基地,打造新型氢燃料电池船舶基地,构建沿江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储运加注一体化的沿江氢能源补给体系,为铜陵市“氢动长江”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商业路径,打造“氢动长江”示范性工程会上,安徽中飞长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远征介绍了投资项目合作方案
2020-04-14 09:06:24 互联网西起云南昆明,东连广西、广东,跨越近1500公里,在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国家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昆柳龙直流输电工程的沿线上,上万名施工人员目前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架线
中国海装供图5月27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牵头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在广东茂名完成总装并举行拖航仪式。
2020-11-03 08:15:17 人民日报 作者: 王浩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截至11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超额完成水利部下达的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近海风能可供开发的资源量达5亿千瓦,能够加速沿海地区的能源转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也表示,沿海省份的总能耗占全国的50%左右,且主要依赖化石能源。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合作局处长申洪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为应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东南亚需要加快推动能源转型,构建东南亚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地区能源电力需求,这符合区域共同利益。
2020-07-29 13:09:11 中国能源网中国上海,近日,林德(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LIN;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代码:LIN)宣布与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
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多公里,拥有6000多个岛屿,近海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包括苏州、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广东等地,这些地区均属于低风速地区,相较而言,近海90米高度海域平均风速可达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