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法规和政策现状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曾在2018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动力电池的维修更换阶段、回收阶段、报废阶段、所有人责任、收集、贮存、运输、阶梯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从电池环节来看,当前动力电池企业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二三梯队争抢小订单,停产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大批电池企业被淘汰出局。补贴大幅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也改变了国内的动力电池产能建设情况。
造成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未出台动力电池统一标准。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不断发展,尽快出台电池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众所周知,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一环。
日前,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6.1GWh,同比增长37.9%,环比增长5.5%;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
要系统总结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经验,坚持问题导向,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急需的标准,加大动力电池高效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力度,持续实施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
9家企业呼吁确保废旧动力电池流向规范性回收企业,其中特别强调,在交易拍卖废旧动力蓄电池环节增加限制性条件,规定竞买企业必须为正规企业。为何特意强调竞拍环节?
同时,与新能源汽车相生相伴的动力电池行业,装机量也受到波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3GWh,同比下降25.9%。
一如前面所提到的,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力,首先与整车厂的青睐,密不可分。据SNE分析,韩国电池厂商的业务增长,主要是由配备各自公司电池车型的销售所推动。
导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先后有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中航锂电等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宣布了扩产计划。“往年的3~9月份算是动力电池行业的淡季,但今年的行业热度一直很高,根本不存在‘淡季’一说。
为何相较于去年同期,动力电池前十榜单有如此大变化?外资企业会否进一步蚕食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排名变化大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业内人士看来,排名变化折射出动力电池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始。
确定性极大的市场预期下,国内外动力电池巨头纷纷开启优质产能军备竞赛,加速扩产,以形成规模和客户配套双重优势,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近身肉搏战也随之拉开。
2020-08-20 11:21:22 中国工业报 作者: 沈新竹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显示,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1GWh,同比增长6.4%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