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黑龙江电力庆云至鸡西 | 耗时 30 ms

项目稳步推进 产业提质增效 ——柳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综述

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产业提质增效、游客纷沓来,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图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生动诠释着柳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制造更智慧 生产上

广西沪桂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产业园内的自动包装车间。机械手包装柳州螺蛳粉,端调度机器人造车……这不是科幻片,而是我市制造业领域的一幅幅实景图。

从配套企业到行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见习记者朱海粟报道摄影)润滑油在现代工业中关重要,无论是工程机械还是汽车发动机,机械的平稳运转都离不开它的支持。

打造价洼地 拥抱“数字经济”蓝海 ——探访柳州大数据产业园降低价激活数字经济的妙招

“经过3年降本增效实践,园区价从2023年的0.976元/千瓦时降当前的0.639元/千瓦时,累计降幅达34.5%,每年为企业节约用成本超300万元,吸引不少企业前来合作,为柳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

“柳智造”畅行海外市场

柳州市志格空调有限公司的空调产品远销南美、东欧、非洲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的桥梁缆索出口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近年来,柳区积极推动智能家、汽车零部件、螺蛳粉等特色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雅中西特高压直流输线完成吉安“赣跨越”

,标志着雅中西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线路顺利完成“赣大跨越”。

2020-10-14

齐心协重振柳州工业雄风

在升级壮大钢铁主业“老字号”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特色新兴产业“新字号”,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发挥头企业引领作用,为走出一条具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贡献柳钢量。

“柳州优岗”是由柳州市人社局、柳州中小型企业服务中心、城市民和柳州市人才集团联合打造的公益直播栏目。目前共直播场数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开征求《广西科研诚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决策部署,着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科研诚信建设新格局,根据有关法律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印发广西商务领域大提振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政府大提振消费部署要求,促进广西消费高质量发展。

柳州市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企业交流会成功举办 助<em>力</em>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柳州市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企业交流会成功举办 助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柳州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衔接,提升企业资本运作能

生物天然气产业市场机遇:农业“三减”面积将增4500万亩

2020-01-17 08:37:39 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据新华社哈尔滨1月13日消息,从省“两会”得知,2019年,省减化肥、农药、除草剂用量的农业“三减”面积超过4000万亩,

2020-01-17

前10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6.5%

记者从南宁海关获悉,随着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产品互补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广西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文字 | 《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一、修订的背景(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量引进、共建和发展新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

2022年煤装机充裕度红色预警地区降8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煤装机充裕度指标为红色的有、吉林等8个地区,指标为橙色的有辽宁、福建2个地区。

2019-04-22

《广西日报》六月十五日一版刊发文章: 看柳州如何重塑工业DNA

广西-广西日报记者 陈明桂 黎静 覃伟立6月的柳州,街道、公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空气中洋溢着蓬勃向上的量。

柳产新能源汽车“充宝”销往全国各地

移动充机器人。日报消息 (全媒体记者黄蕊、实习生李镇报道摄影)充不用找充桩,充20分钟可以开300公里,这是什么“神器”?

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

广西卫视《广西新闻》截图。

领商翼 智创未来 鹿寨工商联携手柳州信共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10月22日上午,“领商翼,智创未来”2025年鹿寨县工商业联合会携手中国信柳州分公司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交流活动在柳州计算和大数据中心举行。

深度思考 探索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助中小企业发展沙活动顺利举办

2月24日,为助中小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激发新质生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我中心联合市工商联、市大数据局共同举办了“智联民企”AI制造+主题沙系列活动之“企业数字化转型助中小企业发展”

2025-02-27

赋能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新

近年来,我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向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你好,你是谁?”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