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高纪凡:100%无碳 | 耗时 23 ms

中和背景下氢能发展的初步思考

,与此前我国提出将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排放达到峰值相比,这个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力度,要求也更

2020-12-03

黑龙江省风电、太阳能利用率、净外送电量创历史

2021-01-26 10:55:16 新浪黑龙江2020 年,我省全社会用电量全年始终保持正增长,达到 1014.4 亿千瓦时,创历史最

2021-01-26

印尼东加 2×100兆瓦电厂1号机组正式投运

2020-03-17 09:30:12 中电新闻网   作者: 罗伟、任红  北京时间3月13日9时,印尼东加EMBALUT2×100兆瓦电厂扩建工程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96

2020-03-18

氢燃料电池创下备用电池新录,48小时内发电超10500千瓦

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表示,这项成功应用表明,氢燃料电池不仅可以在数据中心内广泛使用,而且在需要零排放和电网接入的地区,都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2020-07-27

中和突破口:电力为抓手,成本需传导

杜祥琬指出,达峰是能源革命的里程碑,也是中和的基础,不能把达峰理解成为“现在尽量用得一点”。在他看来,要防止一些地方借达峰来“攀峰”“冲峰”,关键是要防止发展耗能、排放产业的冲动。

2021-05-21

华电山东区域新能源装机总容量 突破100万千瓦

08-13 08:12:16 经济参考报   作者: 陈灏  随着近期华电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莱州郭家店三期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顺利并网发电,华电在山东的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00

2019-08-13

”索绿色发展新路 福州积极推进达峰、中和各项工作

达峰、中和工作怎么干?福州努力“”索绿色发展新路,推进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一系列绿色、低措施,为实现达峰及中和目标打下基础。

2021-04-19

黑龙江: 医疗废物害处置交出“环保答卷”

目前,黑龙江省医疗废物全部害化处置,生态环境质量未受疫情影响,55个豁免环评审批的防疫项目已有44个投产。

2020-03-06

补贴太阳能发电项目在波兰激增

“对于能源消费者来说,通过固定价格的电力购买协议来要求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明智的,这可以作为套期保值来对冲更的能源价格。”

2022-01-25

国际中和的进展与趋势

第五,实行定价政策的辖区数量翻了一番。定价已成为抑制和减轻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推动投资向更清洁、更效替代品转移的关键政策机制。

2021-01-21

世界上第一艘“中和”货船将在2023年前投运

2021-03-15 09:11:13 国际能源小数据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宣布,2023年前一艘“中和”货船将投入使用。

2021-03-15

习近平:中国将为履行达峰、中和目标承诺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中国将为履行达峰、中和目标承诺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2021-07-07

我国速发展的核电建设对铝材的需求

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30吨浓缩铀,而同等功率的火电站每年消耗的煤却达250万吨,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2020-10-30

特斯拉回应自燃语焉不详 二季度交付创录仍遭唱衰

而“随着镍含量的811材料的应用,电池的热稳定性将会变差,未来安全性风险会更大”。

2019-07-08

为实现达峰中和作出山西贡献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山西要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把实施达峰中和“山西行动”,与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及全方位推进质量发展统筹起来,在全国一盘棋推进达峰中和进程中体现山西担当

2021-09-15

内蒙古工业路:低,从转型开始

27日,工业路:技术创新助力实现“双”目标交流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中国国际商会副秘书长张屹在会上如是表示。

2021-07-28

四元及钴材料电池全球首发

2019-07-26 08:23:29 科技日报   作者: 操秀英   长城汽车旗下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在全球首发钴材料、四元材料电池,并宣布斥资20

2019-07-26

从“至暗时刻”到“风光限”,中国光伏十年蝶变

伴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与突破,近十年来,中国光伏产业一路歌猛进,飞速发展。中国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88万千瓦。截至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36亿千瓦。

2022-08-23

首台大载荷长航时人机下线 标志着柳州市人机产业步入批量生产新阶段

今报柳州讯(记者巴方)9月27日,广西一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业典礼暨首台油动人机下线仪式,在北部生态新区举行。这标志着柳州市人机产业步入批量生产的新阶段。

上海: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密度将提升100台/万人

记者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未来3年,上海将建设20家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市级智能工厂,带动工业机器人应用量新增2万台,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100台/万人。  

2023-02-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