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脱碳的角度来看,实现碳中和目标,除了要大力发展风光等可清洁能源外,具有零排放,高能量密度等特点的氢能,同样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2020年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管理。
近日,国内第一个氢能全产业链科研项目暨华电集团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储能及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水电解制氢装置一次性调试成功,第一瓶合格氢气经第三方单位化验,纯度达到99.99%的纯氢要求,满足氢燃料电池使用需求
现今,氢气作为能量的载体进入能源领域,一方面是由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可以长时间存放,这一点胜过储能电池;另一方面,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使得氢气有了用武之地。
近日,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MH170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这款产品据称实现氢能源燃料领域诸多关键性突破。为此,中国网记者专访了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长付宇。
氢能是保障能源结构清洁化和多元化的重要支撑,对全球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氢能是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高碳排放领域实现大规模脱碳、降碳的重要抓手。
过去几年间,中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氢能热,数十个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规划。面对“十四五”,下一个五年氢能产业会迎来怎样的发展态势?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因素又有哪些?
2019-04-17 08:22:49 南方能源观察“时下氢能发展进入了一个小高潮。”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宗强感受到了国内外发展氢能的热情。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内容(一)“人工智能+制造”产品1.智能产品研发: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伺服器等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运载工具、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国内首次研发的大功率的清洁能源发电车,其使用的是氢能。新京报记者李木易、吴婷婷摄氢能,作为一种高热值、零污染的能源,对于促进全球经济脱碳,特别是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将发挥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
对于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的占比,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是,到2050年,这个占比至少达到10%。不少人对这个数字满怀期待。但氢能要从战略走向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冲出困境,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