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已明显放缓,并逐渐接近理论极限。与此同时,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储电和发电体系快速发展,开始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多选项。
相较当前的储能“一哥”锂电池储能,钒电池看似正在成为储能赛道的新宠,这带来了一个疑问,钒电池VS锂电池,钒电池会是未来吗?钒电池优势显著钒电池的第一个优点是安全性高。
当时在英国牛津大学的无机化学实验室担任主任的古迪纳夫推断,采用金属氧化物替代硫化物作为正极,可以实现更高电压,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1980年,古迪纳夫用钴酸锂作为电池正极,可将电池的电压提高到4V。
B 赋能支撑标准包括智能装备、赋能技术、工业网络、 数据及模型等 4 个部分,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 版)》的关键技术标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化工行 业的可燃
报告称,2019年PM2.5浓度在扣除气象和疫情影响后下降显著,京津冀位于华北平原的“2+8”市(北京、天津、邯郸、沧州、唐山、邢台、衡水、石家庄、保定、廊坊)下降了14.7微克/立方米(20.2%),
2021-07-15 10:19:08 高工锂电7月13日,亿纬锂能公告称,于近日收到了东风柳汽关于M6PHEV项目电池包供应商选择确定的通知,为其供应动力电池总成产品。
不仅如此,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伊始,从铝空气电池、锂硫电池,到氢燃料电池、固态锂电池,再到现有常规锂电池,电池技术路线就备受争议。随着市场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如今对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8月锂价继续上涨。磷酸铁锂(LFP)电池的月度市场份额为51.3%,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镍钴锰三元锂离子(NMC)电池,进一步提振对碳酸锂的需求。从电池回收的金属可能有助于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种新材料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马骋团队设计并合成,该材料克服了锂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成本和综合性能难以兼得的瓶颈,有望推进安全且具有更大能量密度提升空间的全固态锂电池商业化进程。
研究人员18日在《先进材料》杂志上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并称该装置可应用于任何电池,而无须考虑其内部的化学成分。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而被认为是下一代技术。
但是,随着国家《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政策的不断完善,通过补贴措施表明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的更高要求,低端锂电产能将会逐步被淘汰。
如今,我们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时代不同了,市场环境变了,动力电池成为关键中的核心,必须考虑它的碳排放问题。镍、钴、锂是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如何关注它们的碳排放问题?
2019-08-01 16:53:01 北极星电力网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科学家团队表示,基于钾的电池技术可能是储存可再生能源的关键。
磷酸锰铁锂(LMFP)对比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电压平台,能量密度可以比其高出15%左右,且保留了磷酸铁锂电芯的安全性及低成本特性,业内认为,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期间,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凭借采用并联真空开断技术的创新型无六氟化硫(SF6-free)中压开关设备,荣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之年度绿色产品。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