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驱动 | 耗时 12 ms

政企双向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

2021-01-25 09:57:44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在2021中国电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对于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观点指向与智能化融合发展。

2021-01-25

中国力电池产业扩容 前五月装车量同比劲增100.8%

2022世界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20日在成都举行。

2022-07-12

昂希诺纯电上市17.28万起 置换补贴4万元

昂希诺纯电正是北京现代从“用户思维”出发打造的一款纯电产品,以可靠的全球品质、超长续航能力,完美解决了用户对纯电汽车的核心诉求。

2019-11-05

工信部:推工业互联网阶段跃升

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从产业供给、深度应用、集群发展等方面推“5G+工业互联网”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2023-04-25

互联网应用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新时期移互联网发展指明方向

2022-07-04

前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9.2% 汽车产业加快智能化电化转型

,还举办了技术创新日活,发布了全新新能源品牌及概念车型……这是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加快智能化、电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2023-10-18

全球首台纯电汽车起重机在湖南长沙下线

,这是中国以及全球首台纯电汽车起重机。

2020-05-08

世伟洛克与 HOERBIGER 合作减少传统发机的氮氧化物排放

我们主要减少不再制造的传统发机的排放。”HES 项目工程师 Paul Watts 解释说。“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发机上的燃油系统。

2022-11-21

取消煤电联让看不见的手引导电价

2019-09-29 10:29:55 证券时报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机制,将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的市场化机制。

2019-09-29

付炳锋:三措并举提升电汽车安全

付炳锋认为,长期以来,消费者保持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对电车提出了高续航里程的性能要求,由此给安全带来挑战,电汽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020-07-07

汽车竞争愈演愈烈 谁将最终拔得头筹?

大型创新企业正在加紧准备,支持方式从汽油全面转向电能。除了汽车的方式需要改变之外,电池、确保与电机协调工作的软件系统,以及对汽车数据的处理方式都要有所改变。

2020-10-09

锂离子电池:未来战场的新型力源

锂离子电池用于鱼雷,可大幅降低鱼雷力部分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在训练中反复使用,满足部队训练需求。

2019-05-13

“锂离子电池之父”吉野彰新设想:亿万电汽车变身“充电宝”

近期,荣获诺贝尔奖的“锂离子电池之父”Akira Yoshino(吉野彰)分享说,让电车为电网供电可以实现绿色环保。这将是为日本等国家增加更多清洁能源的关键措施。

2021-12-21

2021政府工作报告之汽车篇: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首次被提及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关促进措施也从产品推广转向了后端服务,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等。

2021-03-10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活力报告》课题正式启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023-03-27

关于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计划的通知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

工信部再打强心针 未来15年纯电车成主流

《规划》明确指出,未来15年内,计划使纯电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化,高度自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趋于普及。

2019-12-05

多管齐下,寻找电汽车低温最优解

与电汽车在冬天“斗智”“电汽车停在车位上,如果有充电桩,晚上要插上电;如果没有充电桩,插上一个小功率的电源,也能让力电池维持一定的温度。”

2021-03-02

英国研究“电公路”为长途货运脱碳,成本低于氢能

尽管城市内用于短途运输的卡车和货车已经实现电化,但目前锂电子的能量密度仍难解决长途卡车运输的碳排放问题。

2020-08-11

市领导与电子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座谈探讨推柳州产业力量升级

双方围绕创新发展和政产学研现状,探讨如何更好推柳州产业力量升级。2019年1月23日,市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正式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在北部生态新区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