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风电市场 | 耗时 29 ms

谷歌绿色力版图终于拓展到海上

2019-09-24 09:08:45 欧洲海上IT巨头谷歌可再生能源领域已有不少动作,除了我们介绍过的高空力发、新型储能等方面的研究,还会购买“绿色力”,即陆上、光伏等项目所发

2019-09-24

明阳智能机组,越南首秀!

近日,采用明阳智能MySE3.2MW和MySE4.0MW机组的越南嘉莱项目首吊成功,完成了明阳智能半直驱机组的越南首秀,为越南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1-08-30

2019年我国建设或迎来新高潮

2019-04-10 09:47:40 证券日报2018年,中国已是最大的,新增装机容量25.9GW,是世界上第一个装机容量超过200GW的国家。

2019-04-10

太重4000T海上施工船开建

2019-04-26 14:51:37 山西新闻网   作者: 李志江  日前,太重4000T海上施工船开工仪式在江苏扬州隆重举行。

2019-04-26

低价持续 中国如何走出内卷?

中国低价中标的趋势还在延续。抢装潮后,整机价格出现“报复性”下跌。2020年12月,业内出现了3,101元/千瓦的含塔筒报价。

2022-12-06

加油,长城润滑油努力推进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2019-03-26 09:23:06 china5e新能源产业是我国稳定快速发展的绿色引擎,是时代的必然需求,长城润滑油积极推动领域高品质用油标准,取得多方共识。

2019-03-26

海上巨头ørsted业务重组

2019-12-04 15:03:24 中国石化新闻网海上巨头ørsted为海上业务引入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以支持其项目管道的执行和未来的增长。

2019-12-04

两大海上施工巨头!联手了

Saipem和Seaway7已签订一项商业合作协议,将共同确定、投标和执行固桩式海上项目。

2023-03-29

西班牙2030年装机将达到50GW

2020-02-14 09:09:09 北极星力发网据外媒报道,日前,西门子公司与西班牙伊维尔德罗拉公司达成协议,为埃雷拉工厂订购了SGRE 4.5MW机组这是它在陆上项目中使用过的最强大的机组

2020-02-26

法国首个商业海上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Jan De Nul 宣布已完成法国首个商业海上——圣纳泽尔Saint-Nazaire的全部 80 台 6 兆瓦机组的安装。

2022-09-21

探访中企在波黑第一个项目

这里是中国力建设集团与通用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的伊沃维克所在地,也是中企在波黑投资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

2023-05-10

“抢装”大幅推高零部件商业绩

陆续出炉的2019年上公司年报和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在“抢装”背景下,上游零部件制造商业绩一路看涨,有的企业利润增长更呈现“井喷”。

2020-04-30

需求爆发GE中国工厂忙不停

……这是通用气(GE)沈阳陆上工厂日常工作的一角,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有近3000台机组从这里走下生产线,向全球供货,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产品供给海外

2020-08-31

中国十大海上产业集群一览

过去三年,中国海上规模从7GW发展到了30GW,占据了全球近50%的份额。

2023-06-12

越南海上行业发展潜力大

2020-09-25 08:18: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越南之声》9月24日报道,越南离海岸5-100公里的范围内有160GW力潜力,为海上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020-09-25

“十四五”规划展望:陆上全面实现无补贴平价上网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我国力发不断布局及完善,而“十四五”将至,我国产业有哪些机遇呢?

2020-04-23

“iGO”打造海上运维智能管理

iGO之精益运维——打造海上运维数字化运维策略解决方案一直以来,海上运维成本占海上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的25%~30%,如何有效提升海上机组发收益,降低运维成本,已成为国内海上行业内的热点议题

2019-06-24

借力新基建“口” 充桩迎来千亿元机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充桩需求量巨大,空间在千亿元级别。充设备需求将显著增加,充桩行业受益,也将给技术领先、运营积累深厚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2020-03-24

明年或是机大年?第三批大型“光”基地正推进 海上装机迎1亿千瓦大目标(附概念股)

另一方面,1月10日至12日,2022全球海上大会在海口举行。大会发布的《2022全球海上大会倡议》提出,为实现1.5℃目标,2050年全球海上累计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20亿千瓦。

2022-11-17

行推出“纯+混动” 双向并进路线赋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当下,新能源汽车回归理性,单一的产品很难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尤其是国内主流消费者以及年轻用户仍然以“一车多用”居多,而汽车池尚存技术瓶颈,配套设施的完善亦尚需时日。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