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风电产业 | 耗时 37 ms

国家统计局:3月份量增长18.1%

一季度,发158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8%。分品种看,3月份,火、水增速下降,但降幅收窄;核、太阳能发等新能源发增长较快。

2020-04-20

全球最长叶片SR260成功下线

日前,双瑞继SR236叶片11月份顺利在山东滨州基地研制成功后,12月24日在江苏盐城基地又再次迎来了全球最长的SR260叶片,这款260叶片的问世,将继续为海上贡献着双瑞叶片解决方案。

2023-02-15

“巨无霸”扎根东海

一根最大直径8.2米,桩长88米,重量达1350吨的海上单根基础桩,经过796次锤击后成功扎根东海海底。这是浙江省本土企制造的最重、直径最大的海上单桩。

2021-07-16

2021年中国整机商排名出炉!金、远景、运达占据前三!

彭博新能源财经3月8日公布2021年中国整机制造商新增吊装容量排名,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增吊装容量达到55.8GW,相较于2020年小幅下降3%。

2022-03-09

青海茫崖新能源:项目100MW带成功

2021-01-22 09:08:07 青海日报   作者: 马振东  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近日,中广核青海冷湖三期项目50MW、青海水利水冷湖一期项目

2021-01-22

2022年展望:预计新增装机55-70GW,2000元/kW以下陆上机、3000元/kW以下海上机将成为常态

机价格一路下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原材料的持续上涨,“两头围堵”下很多中游链直呼“行要洗牌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新征程中,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处境。

2022-02-11

日本研发利用台技术

日本是遭遇台较多的国家,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和创公司正在研发利用台的技术,以变害为利。

2022-07-12

湖南项目被要求配20%储能

《通知》中明确,经多方协调,已获得28家企承诺配套新能源项目总计建设388.6 MW/777.2MWh储能设备,与项目同步投,配置比例为20%左右。

2020-04-13

中国企刷新最长陆上叶片纪录

近日,三一重能长达104米的陆上叶片在湖南韶山下线,三一重能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数字元平台”同期发布。

2023-04-06

全球最大海上场100台7MW海上机吊装完毕

2019-07-08 09:40:20 海上观察   作者: 周小彦  英国北海的Hornsea 1海上场由丹麦海上开发商Ørsted开发建设,总装机达到1.2GW

2019-07-08

《欧洲海上报告2019》执行摘要!

2020-02-25 10:13:33    作者: CWEEA  近日,中国农机械工协会力机械分会组织人员编译了《Offshore Wind in Europe

2020-02-26

海上+制氢 Gigastack项目进展如何?

Ørsted 作为全球海上开发的龙头企,多年来聚焦于海上多元化发展,迄今为止在英国至少投入80 亿英镑用于海上的开发及相关研发。

2020-06-10

2019全年德国力发量占发总量24.67%

其中,力发量达到1272亿千瓦时,占发总量的24.67%;生物质发为444亿千瓦时,占比8.5%;太阳能(3.400, 0.04, 1.19%)和水力发量分别为465亿和192亿千瓦时,占比分别达到

2020-02-26

广东省:规模化开发海上,打造两个千万千瓦级海上基地

加快发展先进核能、海上装备等优势,打造沿海新能源带和新能源集聚区。制定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发展规划,打造大湾区氢能高地。

2023-02-24

秦海岩:发展的“近忧”和“远虑”

30年前,我国仅有几个场,而现在,我们已经拥有4000多个场,12万台机组,2亿千瓦装机容量。在装机规模方面,从“三北”、东南沿海起步,到现在已发展到遍布全国。

2020-01-15

平潭:大力推进能相关融合发展 培育壮大

是平潭优先发展之一。实验区按照力发制造、服务、融合发展四大板块打造链,充分发挥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9-09-16

国内最长叶片,下线了!

9月1日,上海集团自主研发的百米以上级海上叶片S102顺利下线。该叶片长达102米,按照GL2015和IEC61400-5标准的进行设计,满足海上I类台区。

2021-09-02

英国面临老旧场改造难题

数据显示,近几年投运的机组装机规模平均在3兆瓦以上,最新投运的机组装机规模约在5—6兆瓦,差距悬殊。“更高的机容量则意味着更多的发量,老旧场已经无法和新建场相竞争。”

2020-09-11

改 五年!|改五年云录

“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结束,发的利润从2012年开始实现逆袭,同时发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逐渐从上一轮改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

2020-04-17

半年度成绩单,来了!

上半年收入122.53亿元,同比增加117.3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加236.11%。

2021-08-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