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背后,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过剩危机。出于业务拓展的需要,以及打通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开始逐鹿储能赛道,以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新能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并拉动业绩持续增长。
其次,5月23日晚间,华友钴业公告,公司拟向关联方杭州鸿源购买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8.6175%的股权,交易价格13.51亿元。这家市值过千亿的资源龙头开启了进军正极材料领域的征途。
六月底七月初,光伏产业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首先是上游硅料价格冲到29万元/吨的新高,一举打破了去年11月创下的高价。其次是,在硅料大涨的带动下,中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价格纷纷跟进上涨。
江苏风能资源较丰富,在华东沿海地区位居前列,近年来风电建设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风电并网容量1110万千瓦,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一天后,另一家头部企业也发布了关于产品价格调整的说明,两家制造商均对特定型号的产品上调10-15%。一场由于芯片短缺涨价带来的连锁效应随即发酵。
但是,我国地沟油底数不清、流向不明,原料短缺的生物柴油行业长期处于“饿肚子”状态。基层建议,应理顺国内相关政策制度,为我国生物能源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及食品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近期,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有序开工。从已开工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看,甘肃规模最大,青海次之。
乌兰察布600万千瓦风电基地是目前全球一次性开发规模最大的单体陆上风电项目,是国家首个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示范项目,也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对于探索新能源资源优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在比亚迪之前,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均已不同幅度地调整了车型价格。不过,这几家企业调价理由是:补贴退坡。比亚迪可谓是首个将车型调价矛头指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19-08-20 14:04:18 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随着我国2021年风电平价上网时间节点确定,陆上、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落实,今年我国风电正在迎来新一轮装机潮,并呈现出装机增长覆盖面广
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随着传统车企纷纷入局、加码投入新能源产品后,这一领域竞争日渐激烈,产业优质资源明显向头部企业集中。新入局的造车企业在下一个新能源产业15年规划中需要借势突围。
集专业服务、风电机组、辅助设备、海上风电施工、海上运营和关联产业在内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构建,得到大力推动。全球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数据显示,全球可用的海上风电资源超过7.1万吉瓦。
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37亿千瓦,同比增长9.6%;其中,水电装机3.65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089万千瓦)、风电装机2.23亿千瓦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