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风光基地 | 耗时 17 ms

电有多挣钱?三峡能源去年净利超55亿

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发展陆上电、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电,深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积极开展抽水蓄能、储能、氢能等业务。

2022-02-10

科技翟恩:“四位一体”为海上电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就海上电发展相关问题,能见对新疆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科技”)总工程师、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翟恩博士进行了专访。

2019-06-21

航拍宁德时代四川

亩,全部建成后新增108GWh产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之一。

2021-07-13

全球首个百兆瓦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生产海沧

14日,海沧区人民政府、厦门自贸试验区与大正微纳三方签署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项目合作协议,将全球第一个百兆瓦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生产项目落厦门海沧。

2023-09-13

一周内多下发伏补贴政策!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伏享有补贴的最后一年,分布式伏领域呈现跨越式增长,2021年新增并网容量共计5488万千瓦,其中分布式伏新增2927.9万千瓦。

2022-03-24

受疫情影响 全球电和伏项目的投产量将减少

以欧盟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减少了58%。不过,业界分析认为,当前碳排放量的大幅下滑是“短暂而不可持续的”,全球减排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020-04-29

我国规模最大储一体化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试运行

该项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储”一体化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配套建设于数字化、人工智能算法的新一代控制系统。

2022-01-04

我国规模最大储一体化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试运行

该项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储”一体化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配套建设于数字化、人工智能算法的新一代控制系统。

2021-12-31

:离群索居者的野性与神性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独行者“你能不能来客观解读下隆?”某天,隆一位高管致电,希望笔者抛开对硅片尺寸之争不谈,从中立的角度聊聊笔者眼中的隆

2021-09-10

再签167.7亿硅料、伏玻璃采购大单

2021-02-09 09:03:09 北极星太阳能伏网2月5日,隆连发两个重大采购公告,其一是在2021年原协议础上追加采购福莱特伏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104亿元;其二是与OCIM签订了三年期约

2021-02-09

自然资源部:明确伏项目用控制指标

规定了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的总体指标、伏方阵用指标、变电站及运行管理中心用指标、集电线路用指标及场内道路用指标。

2022-12-06

新政当下 电和伏存量项目不要奢望能及时拿到补贴

这三份文件的发布,本上奠定了2020年之后,伏和电的发展的方向。首先,电和伏全面走全面平价上网的大局已定。

2020-02-28

向海争——海上电建设提速

根据相关方政府相关规划,“十四五”海上电新增装机超过4400万千瓦,年均新增超过1000万千瓦。海上电大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2-06-27

山东省将打造海上电科技创新高

1月5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能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研究新型高效低成本陆、海上力发电关键技术,开展7兆瓦等级及以上大型电机组和低电机组示范;依托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和千亿级山东半岛海上电装备制造产业

2022-01-11

特变电工新能源“伏+土修复治理”变废弃矿山为金山银山

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关闭或废弃矿井将达到1.5万处,大量土资源被闲置。 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伏产业发展迅猛,可利用建设伏电站的土愈发紧缺。

2021-12-03

青海伏日发电量占当日用电量36.7% 年内已创七次新高

2021-05-10 07:47:31 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李江宁 王宏霞 常秉玉  中国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8日向外发布,5月7日,青海伏发电量达到8304万千瓦时

2021-07-16

“新建”口下充电桩需审慎布局

作为新型城市交通的础设施,充电桩的建设一直较为滞后,并已成为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后一站”。而站在“新建”的口之下,“最后一站”未来能否打通?充电桩又该如何乘势布局?

2020-03-19

内蒙古实施2022年度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9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批准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和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3类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17个,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和通辽5个盟市,共配建新能源规模

2022-10-19

华能、中煤、浙能三巨头联手 签约山西600万千瓦平价项目

“十四五”期间力争在朔州区投资450亿元、建设4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600万千瓦平价伏和电项目,用于“晋电送浙”特高压输电工程配套电源。

2020-06-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