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广东将推广1万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根据《计划》,到示范期末,实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八大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进入全国前五,形成一批技术领先并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在顶层设计、核心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制定和产业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今年上半年他们的氢气制造设备订单量出现了猛增,正是由于氢气需求量的加大使得制氢设备供不应求。面对这些新的商机和变化,企业也加快调整产线、扩充产能。
根据国际能源署可持续发展情景预测,到2030年,全球氢能终端应用对氢气的需求预计将达到9000万吨左右,如此庞大的氢能需求,如何在世界各领域内更为有效的运用,又有哪些应用能从综合成本、碳减排、需求竞争力等因素中脱颖而出
;咨询电话:2865602信息有效期:2025年9月18日-2025年10月18日广西通宝光电有限公司成本会计 1名岗位职责:负责成本核算、分析与控制,优化成本管理流程;监控生产损耗,编制成本报表
这段历史不仅属于上海和上燃动力,更是中国氢能产业20年的一个缩影,一扇窗户,每一个在起伏和幽暗中坚持的氢能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身边的同行人。
9月4日,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报等共同主办的“2021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
双方将探索可盈利的运营模式,4年推广4000辆氢燃料商用车;双方将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氢能车辆加氢需求,4年建设不低于30座加氢站。
时值“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一周年以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启动之际,中国氢能联盟发布《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力争到 2030年实现国内可再生能源制氢装机规模达到100吉瓦。
2021-06-01 10:49:54 中核智库 作者: 伍浩松 戴定 2021年5月,欧洲原子能论坛(Foratom)发布《核能制氢—脱碳欧洲的关键低碳技术》报告,
桂工信科新〔2024〕803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有关企业: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的通知》(桂工信科新〔2024〕463号)要求,经企业自主申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荐
柳工信通〔2025〕41号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相关单位:为加快培育我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根据《柳州市促进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柳发〔2024〕6号)文件精神,现组织开展
2019年,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曾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年经济产值超过12万亿元。
记者18日从北京氢能装备试验检测推介会上获悉,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航天101所)、中国特检院、中科院理化所、北京低碳院等13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国内首个液氢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快氢能装备试验检测技术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4年)》的通知工信厅信管函〔2024〕3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
2020-06-02 09:08:29 中商产业研究院日前,据《科创板日报》消息称,氢燃料储能产业规划正在开展编制工作,预期将于2020年内发布。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氢能标委会)高级顾问、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研究员陈霖新告诉《中国科学报》,由于液氢储运具有明显优势,对于200公里以上的氢运输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