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预计中国汽车市场销量 | 耗时 38 ms

商务部:在充电、停等环节为新能源创造更多便利

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19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新能源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请问商务部采取了哪些提振新能源消费的措施?

2021-08-20

助攻特斯拉千亿美元值梦想 马斯克9.72亿美元薪酬奖励有望入账

在超过通用和福特两家值总和后,特斯拉如今的值梦想直指1000亿美元大关。

2020-01-17

新能源展示体验基地揭牌

2月20日,由工业协会与北京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新能源展示体验基地”正式揭牌。

2023-02-27

新能源二手缘何由“冷”变“热”?

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二手交易达15.6万辆,同比增长36.4%,比传统燃油增速高出24.5个百分点。

2022-11-29

京东养石油北京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打造双品牌北京标杆门店

6月16日,京东养石油北京售公司在北京大兴区石油鑫邦达加油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3-10-13

新能源2022众生相 自主品牌集体发力向上

万辆,同比增长126%;造新势力亦不容小觑,哪吒强势收官,2022年全年累超15万辆;理想、蔚来紧随其后,2022年总交付分别超13万辆和12万辆;小鹏和零跑2022年度累交付均破

2023-02-07

新能源探寻差异化“出海”路径

企涌入泰制造商对泰表现出浓厚兴趣,正在‘跑步’进入泰新能源。”泰开泰研究心副总经理凯瓦琳说,2023年系纯电动份额有望从2022年的78%增至85%。

2023-10-13

大众集团拟拆分电池业务上 还要向产业链上游布局

2021-06-07 10:33:06 电汇近日,大众集团零部件公司首席技术官Thomas Schmal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大众在电池领域的多个划:包括分拆电池业务上、布局原材料

2021-07-14

进军欧洲! 柳州企再拓海外新版图

,正式向FEST公司交付进入欧洲,这是继进军北美、日本后,五菱新能源公司再拓“出海”新版图。

新能源争夺战在即

随着跨企逐步发力,新能源补贴退坡,我新能源的争夺战也一触即发。“很多跨企从2020年才开始推出纯电动,到那时战斗才真正打响。”

2019-04-22

五菱凯捷获化全球大奖企首获奖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9日从上通用五菱获悉,其型五菱凯捷获全球化领域大奖Altair Enlighten Award,这也是企首次获该奖项。

北京购指标增发推动新一轮价格战 新能源企角逐高端

江淮旗下iC5型针对新增指标推出购买享受1.2万元现金补贴,购赠送价值3000元充电卡等优惠。特斯拉直降两万收割在多家传统企推出优惠后,以特斯拉领衔的造新势力也迅速跟进。

2020-10-12

新能源补贴大面积坏账背后:企积分交易悄然启动

长城则在财报称,受补贴大幅退坡、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之疫情期间,出行遭遇“天花板”,新能源大幅下降。

2020-09-07

动力电池产业度提高 龙头企业全球话语权提升

动力电池产业在挑战逆扬而上日前,工业协会发布了10月新能源数据,数据显示,10月我新能源分别为9.5万辆、7.5万辆,同比下降35.4%和45.6%。

2019-11-22

新能源补贴退坡延缓 特斯拉入局影响几何

同时,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延缓原定于2020年底之前新能源的补贴完全退出的政策。今年形势好于去年近两年,行业似进入“寒冬”。

2020-01-21

王贺武:对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几点看法

2020-03-16 09:17:45 电动百人会2020年2月26-27日,电动百人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美电动联盟执行副主任、张家口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院长王贺武受邀参加由亚洲开发银行主办的

2020-03-16

发挥区位特点和运输优势,助力运往全及海外— —雒容物流基地发运突破80万辆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吴祉婧)17日,记者从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南宁局”)获悉,截至本月15日,雒容物流基地自2016年启用以来,累发运达到80.72万辆,其新能源发送提升明显

出口跃居世界首位 工业换道领先

今年以来,我出口取得显著成绩,第一季度出口已超过日本,上半年出口再超日本,跃居世界首位。我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消费、出口

2023-08-09

到2020年推广燃料电池目标达1.46万辆

2019-06-21 14:50:49 财联社在北京举办的氢能产业与能源转型发展论坛上,技术研究心新能源与财税政策研究室副部长刘金周称,截至2018年全球除以外的其他家累

2019-06-21

新能源产业又逢春 刺激政策密集出台

此前,家和一些地方从不同层面出台了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激活消费。值得一提的是,“促进消费,大力解决停难问题”等也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2020-06-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