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韩电池制造商陷入诉讼 | 耗时 30 ms

2020年中国新增产能将大幅减少 装机量企业数或将进一步萎缩

另一方面,由于当今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中国汽车动力供应的停摆,同样影响到了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计划。

2020-02-25

捆绑中国 德系巨头在下什么棋

2020-09-15 08:47:28 中国汽车报   作者: 张冬梅  编前:最近一段时间,以大众集团、戴姆勒、宝马为代表的德国汽车与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中国的合作刷足了存在感

2020-09-15

2020-24全球二次回收市场年复合增率近7%

2019年,亚太地区是最大的二次回收区域市场,在预测期内,该地区将为市场供应提供一些增长机会。

2020-10-14

三元少钴化会降低钴需求?寒锐钴业认为不存在的

4月8日,界面新闻从寒锐钴业2019业绩网络说明会上获悉,该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陶凯对投资者表示,短期内,三元锂依然是动力的主流技术方向之一。

2020-04-09

化学储能站消防安全科普知识

近年来,储能站火灾爆炸事故屡见不鲜,据统计,过去一年全世界发生储能站火灾超过30起。其中2017年8月至今,仅国就发生了29起储能站火灾事故。

2021-07-13

环保 蟹壳

可再生能源和动汽车需求的激增,引发了对储能的高需求,但本身并不总是可持续的。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材料——蟹壳,出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解质的锌

2022-09-14

动力中国领先地位 亟待巩固

作为全球最大的锂供应,宁德时代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成功进大众、宝马等高端供应链。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累计出货32.5GWh,占全球市场的27.87%。

2020-08-07

澳大利亚计划构建液流本地供应链

此外,其竞争对手液流Invinity Energy Systems公司和钒生产Bushveld Minerals近日宣布合资成立一家公司,该公司将向客户提供钒解液出租业务,从而降低了液流储能系统的前期投资成本

2020-09-21

原材料价格疯涨,被迫全球买矿

作为解液的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只是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现在正负极材料都在涨价,包括解液、铜、铝等。”江西某一位销售经理陈威告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

2021-07-14

十大动力订单看2019市场演化

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三星SDI、LG化学、SKI、松下等中日企业在2019年都接到了国际车企的巨额订单或意向订单。从体量来看,单个订单的规模和金额都刷新了此前的记录。

2019-11-29

壳牌将打成全球规模的力企业

为了顺应强有力的气化趋势,壳牌将着力打较大规模的力业务。目前,力业务占壳牌总业务规模的比例不足1%。但力业务的投资,已占壳牌每年投资总额的5%-10%。壳牌希望,以此带动力业务的快速增长。

2019-10-11

动力编码度仍存监管盲区

事实上,动汽车对动力的性能指标要求比较高,动力必须达到车规级否则难以被采用,也因此,容量衰减大于20%就要退役。

2020-03-03

全球EV“狂潮”来临,2030年业需56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全球生产也将在这一年实现7TWh (亿千瓦时)的产能增长,而全球最大的生产宁德时代和全球第二大汽车德国大众集团将成为增长背后的主要驱动力量。

2021-07-14

特斯拉或在印尼建工厂,看中当地镍资源?

2020-10-21 09:11:35 联盟据外媒报道,印尼官员证实,特斯拉计划在印尼建设一座工厂,目前正与当地政府谈判。

2020-10-22

三星SDI望明年量产镍含量91%,高镍化进程将加速,关注2股

2020-12-23 09:13:57 掘金界三星SDI望明年量产镍含量91%,高镍化进程将加速,关注2股继LG化学之后,动力国帮”另一巨头三星SDI计划开始向全球动汽车供应镍含量达

2020-12-23

SK集团加新再生能源大潮

2020-11-20 08:15:29 科技日报日前,国SK集团宣布旗下8家企业将在2050年前完成转型,届时将100%使用新再生能源。由此SK正式加RE100环境运动倡议。

2020-11-20

预见2020|新能源动力发展四大趋势

,随着未来技术的进一步改善,中国动力领域有望超越日,后来者居上。

2020-02-25

全球动汽车原材料需求将大增

报告称,动交通及用于可充汽车的原材料重要性日益突出,预计此类原材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石油能源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2020-07-08

斥资约5亿元,小米、顺为等投资蔚来供应卫蓝新能源

据官方信息,卫蓝新能源专注于混合固液解质锂离子和全固态锂的研发、生产,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

2021-11-29

重启官宣 千亿市场可期

对此,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晓平告北京报记者,之所以会停滞长达三年多之久,主要是因为三代核的可靠性、安全性仍需验证,只有保证三代核站技术在可控的情况下,国家才会全面铺开。

2019-04-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