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吉利汽车在氢能版块的布局早就有“风向标”:2015年,吉利汽车发布“蓝色吉利行动”战略蓝图时,就已将氢燃料电池作为其新能源动力系统“智擎”的四大技术途径之一。
一时间,来自中国柳州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海内外网友纷纷点赞“中国制造”“柳州制造”。
拆分后的电池子公司将主要负责动力电池、电池租用服务(BaaS)和能源储存系统(ESS)等业务。SKI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电池业务上投资18万亿韩元(约合990亿元人民币)。
报告指出,在2000年,中国,欧盟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水平大致相同,而现在,美国和欧盟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比中国相差很多。报告也指出,中国的电动汽车存量高于美国和欧盟之和。
不可否认,我国的氢气97%通过化石能源制取,其余通过水电解制氢。由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目前没有规模化应用,传统石化行业又拥有大量的工业副产氢,因此行业发展前期主要是以副产氢提纯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供应。
在景区、厂区等地,广西汽车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观光车、无人物流车、智能驾驶接驳车等来回穿梭;走进广西汽车集团人工智能(AI)实验室,新能源电动机NVH检测设备正在进行深度模型学习;视线转到线上,广西汽车集团所属北京菱云科技打造的汽车数据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1月14日下午,柳州市车乐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声轰隆,多台冲压设备和3条焊接机械臂马力全开,一个个用于柳产汽车底盘的零部件陆续下线。
在“绿色新政”方面,韩国政府提出,要到2025年在韩国打造25座智能绿色城市,实现113万辆电动汽车和20万辆氢燃料电池车上路,支持116万辆柴油车提前报废,并扩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012年,韩华集团斥巨资收购没落的德国领军组件企业Q-Cells,成立韩华Q-Cells。并将“讲信誉,行道义”的韩华精神注入其中,让韩华Q-Cells成为中国组件企业近十年来最为强劲的对手之一。
相对于2019年初多地就各地氢能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及包括奇瑞、北汽、东风、上汽等在内的众车企纷纷建言不同,今年关于氢能的提案明显减少,截至目前,见诸媒体报道的只有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
2019-10-28 08:59:53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周信 童海华 近日,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利好消息不断,业内也刮起了一阵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风口已至”、中国氢燃料汽车发展迅速的舆论之风
路透社评论称,中国此举可望打开这一全球最大电动车电池市场的大门。韩国《亚洲经济》24日称,此前获得认证并能获得政府补助的大多为中国汽车电池企业,外国企业在名单上难见踪影。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上汽通用也曾与LG化学就电池合作进行接触。随着2018年电池“白名单”解禁,日韩电池企业在重金重返中国动力电池竞赛场时,客户目标不再单单局限于中国本土车企。
2019-06-11 09:27:03 界面在国家各类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围绕“氢燃料电池车”展开的氢能产业持续升温,“氢能社会”似乎正加速向我们跑来。
五年后该公司将生产这类汽车10000台。中国是替代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但绝大多数是混动和电动汽车。新华社援引公司代表的话称,上汽集团正在组建一支专门的新能源研发团队,以开发氢能汽车项目。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