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韩国电池 | 耗时 24 ms

为缓解“荒”,企业争相扩产

数据显示,1-6月,我动力产量累计54.75GWh,同比累计增长217.5%;同期我动力装车量累计52.5GWh,同比累计上升200.3%。

2021-07-26

动力“争霸赛”,蜂巢能源开启向上攻势

一匹动力新势力黑马近年来,我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包括外资品牌,松下、三星、LG、SK等日企业不断在华大规模布局扩产动力,而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轩高科等发展势头迅猛。

2021-07-13

改变世界

2019-10-11 09:39:39 中能源网   作者: 中能源网首席研究员晓平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表彰锂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取,授予了约翰•

2019-10-11

4680量产“前夜”

特斯拉柏林工厂Gigafest活动上展示4680此外,特斯拉在美弗里蒙特加藤路的试点工厂也在加速生产4680,预计年产能将达到10GWh。

2021-11-08

比亚迪“刀片”锋芒日盛

2020-11-10 09:10:17 导读从今年年初至今,比亚迪股价涨幅已高达近300%,分析认为,其很大程度上源于爆款车型“汉”的热销,以及刀片的技术引领与创新。

2020-11-10

光伏产品出口美大门彻底关闭一季度组件出口美仅10MW

从出口市场看,硅片出口金额前五位市场分别是、马来西亚、台湾、泰和越南,前五大市场占总出口的90%以上。

2019-05-28

宁德时代:2023年量产1000公里续航不起火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宁德时代通过不断技术迭代,推出了第三代CTP技术,公司内部称其为麒麟,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包尺寸下,麒麟包的量,相比4680系统可以提升13%。

2022-03-30

5GW异质结光伏项目签约落地

近日,总投资50亿元的明阳集团5GW异质结光伏项目签约仪式在盐城经开区中商汇举行。

2021-10-11

你必须知道的2019年燃料行业11大信号

2019-12-11 08:17:24 高工氢燃料2019年的燃料行业,既有氢能之花遍开中大地的火热感,也有从年头盼到年尾却依然等不来补政策的焦躁与忐忑。

2019-12-11

板块被资本看好

公司锂解液2019年出货量和市占率为内第二。公司解液现有产能约6.5万吨,包括惠州1.74万吨、南通3万吨和苏州2.8万吨。

2021-01-26

光伏专利攻防战背后:为何受伤的总是中公司?

华声称,三家竞争对手使用其专利钝化技术来提高太阳能的效率和性能,要求阻止这些公司将侵权产品出口到美、德和澳大利亚,并在这些家进行市场营销及产品销售。

2020-06-16

动力暗战新能源车定价权

动力迭代加速□记者 傅勇 北京报道从刀片到无钴,再到石墨烯,中动力的发展路径正愈加务实、多元和具有前瞻性。

2020-06-05

马斯克:全球供应短缺影响了特斯拉的产能

所有这些趋势都表明, 动汽车即将成为主流。然而,动汽车需求激增将需要大量的,而现有的供应链显然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2021-04-06

崔东树:1-4月乘用车需求同比增长231%,4月磷酸铁锂占比达53%

二、新能源车产品需求特征1. 整车产品需求特征-按数量角度以上数据为量的数据,2017年的全年的量是3600万度,18年是5666万度。

2021-07-15

挖宁德“墙角”,比亚迪刀片“起锹”

至于福特为何没有用刀片,目前市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福特与比亚迪的合作较早,那时刀片还未诞生。还有一种说法是,刀片的产能有限,目前主要供给比亚迪自身使用。

2021-12-31

VS氢燃料:多种能源互补或是趋势

2019-03-26 10:02:11 中有色金属报谁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之王?当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铅酸已经没落,绿色的新能源锂动力崛起之时,氢燃料动力又单刀突进地进入了市场舞台。

2019-03-26

超高镍赛道上的“前哨战”

2020-12-30 10:14:22 网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动力业尚处于技术路线、产品路线“押注”的阶段。

2020-12-30

三元多一元 升镍再降钴 四元锂能成爆款吗?

工业协会锂应用专业委员会顾问苏南峰向《中汽车报》记者表示,一是在材料上,四元锂不仅比三元锂多一元,而且在镍钴锰三元的材料中加入了更多的镍,比例接近90%,还使用了部分铝元素,降低了钴元素

2021-12-01

“德造”

  中动力企业轩高科日前在其位于德哥廷根市的工厂举行首款下线仪式,标志着该工厂第一款本地产产品正式下线。

2023-09-20

全球EV“狂潮”来临,2030年业需5600亿美元

外媒体报道,挪威能源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最新一份报告发现,全球动汽车“狂潮”即将来临,锂离子的生产能力在未来十年内需要增加十倍才满足新增需求。

2021-07-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