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面对来势汹汹的平价、 | 耗时 34 ms

2022年,全球一半大型光伏项目或临推迟或取消风险

报告指出,由于供应链瓶颈和大宗商品格上涨,在明年计划安装约90GW全球公用事业光伏项目中,56%项目可能临延误或取消风险。

2021-11-02

两个月前电荒,原因出了!

比较可信说法是:在2020年年底和十四五收官之际,各地节能减排指标限制了发电量,并和提前到寒潮撞车了。近日,国家发改委一则官宣新闻,让各地缺电原因终于实锤。

2021-02-22

何双权: 光伏组件回收利用难题

政策法律有待完善由于国内关注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处理工作及其政策体系建设研究者绍,导致中国有关废旧光伏组件回收方政策法律较少且不完善,这给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工作带挑战。

2021-07-26

能源稀缺浙江 瞄准了洁净氢能

“每次充气快话二十分钟,慢话四十分钟。每次充10到12公斤吧,可以行驶180公里左右。”王斌介绍说。氢能源客车最大优点是环保,因为氢燃烧后生成物只有水,不会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2020-08-07

光伏行业“狼真了”?

一位头部硅料厂商人士预测,虽然硅料格不太可能跌破成本线,但会很快进入7万元~8万元/吨区间,果真如此话,该格区间仅有去年高点时25%左右。

2023-06-16

赛拉弗李纲:十年磨一剑,走向更远

这期间,我们既亲身感受并经历了行业每一次心跳,感受到产品起伏变化、产品种类几经更替;我们也穿越了后“次贷”危机所带全球迷雾期,在发生深刻经济与政治变化中走了过

2021-12-31

隆基李振国:今年组件高持续,新重大技术突破几乎没有了

该公司总裁、创始人李振国近期在一个小范围活动上,详细解读了有关企业在多晶硅格走、硅片业务、组件及新业务具体发展历程,以及未规划。

2021-09-17

特斯拉“镍缘”

显然这么大胃口叠加镍市短缺,供应链安全或者说资源保障是不得不考虑问题了。汽车厂商如何抉择?如火如荼新能源需求,众多厂商是如何选择呢?

2021-10-27

安全已成为储能产业瓶颈之一

在市场不成熟前提下,从业主、投资商到设备商,更在意格和成本,产品风险控制和安全并没有足够认识。前几年,行业就有一种误解,认为过剩产能所留下库存动力电池都能被用到储能上。

2019-03-26

中国能源数字化玩家们,正在改写FleetCor行业传奇

这其中,国内涌现出一批以能链为代表能源数字化台,它们凭借自身在数字技术与经营理念上,为行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并标数字化能源巨头FleetCor,快速攻城略地,将成为推动能源变革强大驱动力。

2021-04-18

阳谋:除挪威外,在欧洲只租不售?

9个月后,也就是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克兰兹出现在德国柏林欧洲发布会现场,他倒数第二个出场,宣布了蔚三款车型在欧洲四国订阅格,他身份是蔚德国公司总经理。

2022-10-10

逆变器因涨抢购、限产,真是缺芯惹祸?

消息一出,有关于逆变器涨声音频频出现。4月12日,某头部逆变器企业率先跟进,客户端宣布了涨通知。

2021-07-16

钠电池车要了,几乎克服了纯电动车所有传统缺陷

 ▲钠离子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简单说,这不就是将锂离子换成了钠离子么?是。而且,跟锂电池类似是,钠电池在正负极材料选用上也比较多元化,不同电极材料能在电池能量密度方不同表现。

2021-07-14

悲壮光伏电池片,裹挟前行,不可承受行业之重

一直以,光伏行业被公认为极度“内卷”,当然内部也有阶段性分化,目前最为悲壮环节应该是“电池片”。电池片环节,不仅受到上游格打压、下游需求制约,还有技术迭代持续压力,甚至设备商不断裹挟。

2021-08-10

技术基因是风电产业在未能源结构中脱颖而出关键 —访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启应

中国电力报:风电与“双碳”目标绿色能源发展新需求背景下,明阳智能如何看待技术驱动因素?张启应:技术本质发展驱动因素有三个:第一个是需求;第二个是组合;第三个是迭代。

2021-07-20

苹果汽车真了?!2027年见分晓

韩国这份报道称,电动汽车生产和电池开发都包括在提案中。两家公司合作推出汽车可能会在2027年上市销售。现代汽车立即飙升了19%,这表明大多数投资者是多么理性。

2021-01-12

上网遇储能强配,新能源企业临生存之战

当前问题“新能源+储能”或将成为行业发展趋,然在即,投资压力大而新能源在即,如此规模化推进配套储能,却缺乏配套政策指引和监管,也将导致新能源企业和储能产业出现一系列问题。

2020-09-04

“焦虑”新能源人:成本上涨、产业配套下进退两难

在这场“盛宴”背后,真正身处其中新能源人却愈发焦虑,产业链焦虑是居高不下原材料格,下游投资企业更多焦虑与无奈自于产业链快速变动以及开发投资过程中自于政府、市场等多方“附加”压力。

2021-11-16

杨裕生:规模储能技术需求和发展

为了用好不稳定、不适时可再生能源,提高供电质量,杜绝“弃风、弃光”现象,还要应连续阴雨天、无风天可再生能源发电严重不足问题,必需储能调节。

2021-11-26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会带什么?

  今年全国两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关注热点。他们表示,当前,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数实融合整体发展仍存在不衡等问题。

2023-03-0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