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面对新挑战 | 耗时 22 ms

推进型工业化 发展质生产力

广西卫视《广西闻》截图。

柳产能源商用车亮相

据悉,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的前身为两年一届的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是各大车企展现最产品和技术的舞台,被业界公认为商用汽车行业的“风向标”。

我市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10月1日晚上,位于北部生态区的柳州华霆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工厂灯火通明。20时30分,生产线准时开工,工人们走上能源动力电池的各个生产环节,工业机器人也开始挥舞起手臂。

时代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这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时代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国性劳模表彰,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奋斗、更加智慧的创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不懈奋斗。

柳工能源智能化全球创中心项目封顶

经过200多天的奋力建设,抢抓施工进度,10月28日,柳工能源智能化全球创中心项目顺利封顶。据了解,今年3月底,柳工能源智能化全球创中心破土动工,施工平稳有序推进。

大干实业 大抓工业 大兴制造业 加快推进型工业化 发展质生产力 建设制造强市

全媒体记者 黄蕊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真金白银”激发创“大能量”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10月23日,市政府发布《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以下简称《措施》),提出支持关键技术创、创成果首试首用、场景牵引及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九条具体措施

为打造兴支柱产业贡献智慧力量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9月13日,市政协召开“加快型工业化进程,打造柳州兴支柱产业”专题协商会。市政协主席陈鸿宁主持会议并讲话。

老品牌 焕

10月23日,记者从鱼峰区工业园区获悉,鱼峰区工业园区河表片区一栋3600平方米厂房开始动工,用于柳州老品牌“天成金芝”系列品牌生产,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助力“老树发芽”。

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解读

材料中试平台作为提供中试服务的创载体,是开展中试的基础和保障。推进材料中试平台建设,于支撑中试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提升,加快壮大材料产业意义重大。二、《建设指南》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以项目驱动创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10月1日,市科技局发布的《“十四五”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第五版)》(以下简称《申报指南》(第五版))正式启用。

中国能源汽车首破年度1000万辆

11月14日,2024年中国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动是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车企的整车下线,中国能源汽车迎来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

能源汽车 “动脉血管”制造者

据悉,高压线束是能源汽车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连接的载体,承载电力传输的重任。“通俗地说,可以把高压线束比喻为人体的动脉血管系统,是保障能源汽车能量安全传输的关键纽带。”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3年增研发入统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奖补名单的公示

为贯彻落实国家推进型工业化重大产业决策部署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实施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桂政办发〔2024〕10号)等文件精神,坚持创为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主体地位

紧盯实体经济 壮大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广西大力实施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培育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企业凭借着产品、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创联合体管理办法的通知

原则上一个牵头单位仅限牵头组建一个创联合体。牵头单位是创联合体的责任单位,联合体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负总责。(三)参与单位应具备的条件:1.

赋能智能网联产业创发展

“基于V2X的智能网联数据应用”项目依托广西(柳州)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所建设的路侧感知设备及车载终端所形成的海量智能网联数据,通过数据深层价值进行充分挖掘,打造多样化数据产品、定位多类型服务象、谋划多元化应用场景

“智造”促发展 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随着全球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力推动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是广西深入实施工业强桂的发展略。

激发创业创活力 多措并举全力护航

《条例》主要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发展基金和投资基金、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方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促进创业创,减轻税费负担。

推动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柳州正向“加快推进型工业化、发展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目标挺进。依托大数据思维的力量,“柳州制造”正积极向智能化转型与升级。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