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青海上半年向北京输送 | 耗时 32 ms

约旦将伊拉克供电

2019-07-24 16:27:25 中国能源报据约旦佩特拉通讯社报道,约旦和伊拉克日前就实施约旦—伊拉克电力系统互联互通项目的时间表达成一致,将在2021底前,伊拉克提供来自约旦电网的电力

2019-07-24

国家电网混改纵深推进 特高压项目引入人保资产

2019-12-11 09:04:29 新报   作者: 记者 林子  12月10日,新报记者注意到,国家电网今天在一篇《国家电网混合所有制改革纵深推进》的文章中确认

2019-12-11

先进制造业迈价值链中高端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2022-09-05

开启电网神经中枢建设,迈数字化新征程

2020-09-30 09:33:54 电力网迈入21世纪第三个十,数字新基建的新时代大潮奔涌而至,由此全面开启了电网神经中枢建设由信息化迈数字化的新征程。

2020-09-30

丰田将金龙等提供氢燃料电池组

2019-07-09 08:16:49 商报   作者: 刘洋 刘晓梦  丰田正在提速氢燃料电池在华投放力度。

2019-07-09

储能竞争变局与未来走

2022,受俄乌战争和持续性的能源危机影响,外电价涨,户储经济性凸显,使得户用储能在欧洲等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因此2022也被业内称为户用储能兴起的元

2023-02-24

推动产业链下游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下游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2023-09-19

2023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揭晓 鱼峰集团图强 再次捧回国字号荣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近日,2023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揭晓。

柳州制造加速走世界 我市西部陆新通道建设多项工作获自治区通报表扬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2月19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和交通科获悉,自治区西部陆新通道建设指挥部发布相关通知,对我市重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亚班列开行、推动柳州货走部湾港等多项工作进行通报表扬

碳中和下新型电力系统11个创新方

应当将重点放到如何发挥好煤电机组的综合性作用,特别是灵活性调节及提供系统转动惯量的作用

2021-09-13

长江电力宜昌捐赠1000万元

2020-02-06 10:58:59 三峡日报2月5日,在控股股东三峡集团已省捐款1.3亿元的基础,长江电力再宜昌市捐赠1000万元,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2020-02-24

汽车强国还有哪些坎

时值中国汽车工业迎来70周华诞,我国从汽车大国迈汽车强国还有哪些焦点问题?日前在嘉定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业界人士纷纷畅谈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2023-08-02

豫特高压直流工程绿色能源27.10亿千瓦时

2020-10-19 16:26:36 中国新闻网19日,记者从南藏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截至202010月18日,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豫特高压直流工程

2020-10-20

柳东新区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 外发展 新而生

日前,耐世特汽车系统(柳州)有限公司在柳东新区举行新项目量产下线仪式,企业总经理孙亚波喜不自胜,“我们外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柳东新区是广西柳州汽车城,汽车产业下游企业在此集聚。

光伏产业发展能电气加速拓展外市场

据了解,太阳能发电投资成本近十下降了90%,电池片转换效率已从过去的每提升0.3%-0.5%增加至1%以,未来太阳能发电将成为全球最便宜的能源之一。

2020-01-03

创新驱动未来 ——聚焦柳州工业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国内首条氮化镓激光器芯片产线实现量产,其背后的大学博士团队也相继在柳州安家。未来产业需要前沿技术驱动、优渥的发展沃土,才能让高端人才愿意来,来了愿意留,留下来施展拳脚。

机械工业运行回升好 开以来产销两旺

三一重工泵路事业部制造公司副总经理谢长洪告诉记者,目前,三一混凝土泵车的生产计划由2022的每月100台左右,大幅增加到每月240台以,车间工人加班加点生产。  

2023-02-22

赛拉弗李纲:十磨一剑,走更远的未来

赛拉弗的常州工厂新线、河逐鹿工厂等相继投产,全球产能快速攀升;业务触角行业下游蔓延,项目公司翩然而至。

2021-12-31

国内高校第一个面氢冶金方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0-09-01 09:30:16 东大学新闻网近日,全国高校首家低碳钢铁冶炼技术重大研究平台——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在东大学揭牌成立。

2020-09-01

空气质量持续好 大气污染治理需啃“硬骨头”

各地需制定差异化补贴政策,重点农村低收入群体、特困人员倾斜。治理秋冬季空气污染,市率先从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压减燃煤着手。

2021-11-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