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需求 | 耗时 11 ms

东南亚国家电力市场量持续攀升

由于电网铺设进度落后,老挝偏远郊区人口一直存在用不上电的问题,这一部分用电未计入统计口径当中,进而导致存在缺口的“假象”。

2019-11-06

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或超过2000吉瓦

2019-09-11 14:46:42 电缆网据BNEF预测,由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站的增长,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将超过2000GWh。

2019-09-16

光伏产业链国内启动 量价齐升在望

而欧盟2022年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要则迫使几个落后国家快速上马新能源项目,因此长远来看,2022年前的欧洲市场都将十分可观。

2019-09-03

光伏市场升温,东方日升乘胜布局

2019-09-26 17:00:06 中国能源网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与市场的持续上升,2019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140万千瓦,全国光伏发电量10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

2019-09-26

宁波首家企业签订电力实时响应协议

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成为今年宁波首家签订电力实时响应的大型铸造企业,有2.24万千瓦负荷可以参与实时响应。

2020-06-19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铜增长

这将带动铜市场利润的增长,不过充电基础设施的铜量仍不及电动车本身的铜量。

2019-08-05

8月印度电力将恶化? 专家持乐观态度

2020-08-18 09:26:42 中国煤炭资源网印度电力部的数据显示,8月份前两周印度电力峰值同比降幅扩大至5.65%,但就8月份整月而言,印度电力峰值降幅能否承接此前几个月的收窄态势还有待观察

2020-08-19

全球海上风电港口改扩建激增

欧洲资讯网站Euronews援引维斯塔斯高管的话称,在海上风机技术持续更新、风机高度超过200米的情况下,设备以及零部件的制造和运输都要更多海边基础设施以及工厂,但现有设备仍无法满足行业

2021-07-16

光伏玻璃价格再次上调 复苏信号显现

光伏玻璃涨价,预示下游光伏装机复苏,市场对于光伏的加大。

2019-11-22

风电爆发GE中国工厂忙不停

不一定要价格战“GE去年签了1215兆瓦这样一个订单量,这也是为了满足抢装的,没什么意外的话将在今年交付。

2020-08-31

到2050年全球对电池金属的将增加500%

2020-05-13 14:09:23 NAI500世界银行(WorldBank)周一报告称,到2050年,电池金属(如石墨、锂和钴)的产量将必须增加近500%,以满足全球对清洁能源技术日益增长的

2020-05-13

满足消费市场从动力电池开始

付炳锋认为,随着电动化发展趋势加快,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提升,未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量会持续高速增长。

2021-10-18

受下游压力,硅片、电池率先降价

近日,光伏們获悉,受下游压力影响,硅片、电池成交价格正逐步出现松动,其中电池成交价166降至1.08元/瓦,182尺寸1.12-1.13元/瓦;硅片环节成交价格也在走低,182硅片报价已经来到6.6

2021-11-24

锂电池市场井喷 天然石墨迎来春天

预计2021年国内天然石墨产量将继续提升,进口量或将有所增长,下游传统领域逐步下滑,新兴领域占比继续提升。

2021-01-11

风电装机增 金风科技看涨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全球风电市场造成短期冲击,但现场和施工的及时响应使市场快速复苏,全球最主要的风电市场受到的影响较小。受惠国策推动转型绿色低碳中国能源发展正处在向绿色、低碳转型。

2020-11-10

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人才供数据出炉 农业人数增量第一建筑类职人才数最多

数据显示,该季度人才供给增长势头明显,职人才数同比增长22.32%,创历史新高。从行业人才数看,农业人数增量第一,房地产行业减少最多。

倍增 海上风电安装船身价暴涨

海上风电倍增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已经超过35GW,几乎是五年前的三倍。

2021-03-25

光伏制造业2019年白银可能已达顶峰

2020-06-09 09:23:28 pv-magazine世界白银协会(Silver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表明,去年太阳能制造行业的贵金属占到了全球消费量的11%,但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的下降将拉低这一数字

2020-06-09

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情况调查的通知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文件   柳工信通〔2010〕87号     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情况调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按照市委、

2010-06-07

G7承诺2050年前将氢气量提高7倍

G7承诺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这要大量部署绿色氢气。这也将最终用途和难以减少碳排放的部门,如化工生产、炼钢、长途航空和航运,集中到脱碳阶段。

2022-11-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