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需求侧响应让迎峰度夏 | 耗时 29 ms

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将爆发式增长

与此同时,报告还显示,未来10年,欧洲以及中国的储能领域将来较大增长。该报告称,目前中国储能行业增长迅速,已占到全球市场总规模的62%左右。

2020-09-21

山西首座电网新型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

记者16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西村乡谢家场园区内的合荣储能电站15日启动送电,标志着山西省首座电网新型独立储能项目正式投运。

2023-06-28

智能充电网新能源汽车“加速跑”

示范效果表明,智能充电网项目成果具有良好的车桩兼容性、环境适性和安全稳定性。”电动汽车充电面临三方面问题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深化和环境治理意识增强,各国政府均将电动汽车产业上升到战略高

2021-07-08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开展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推荐工作的通知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开展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推荐工作的通知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关于开展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推荐工作的通知

科技有为 创零碳未来

身处当下、回首来路,我们似乎更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可持续发展的征途要开拓者的坚毅笃行,而科技创新则这种开拓成为可能。

2021-08-12

电动汽车充电会“引爆”尖用电吗?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综合部主任张帆表示,虽然电动汽车充电会拉高电力,但从目前测算的结果来看,电动汽车用电量占国民经济总用电量的比例并不高。

2021-01-14

赋能多场景用 不断增强“向新力”

;柳工旗下的广西七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问小七”智能助手,可实现对企业内部多模态知识内容的学习,满足企业员工24小时知识问答……这只是我市众多人工智能用场景的缩影。

赋能多场景用 不断增强“向新力”

;柳工旗下的广西七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问小七”智能助手,可实现对企业内部多模态知识内容的学习,满足企业员工24小时知识问答……这只是我市众多人工智能用场景的缩影。

青海省西宁2025年碳排放将达到值 提前5年达

2019-06-24 13:58:29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孙睿  6月21日从西宁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西宁作为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预计将于2025年左右碳排放达到

2019-06-24

西宁2025年碳排放将达到值 比国家提前5年达

:34 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李雨昕  中新网西宁6月21日电(孙睿)记者21日从西宁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西宁作为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预计将于2025年左右碳排放达到

2019-06-21

“而立”风电接“无补贴”时代

除了取得这些成绩,更我们自豪的是,风电不要补贴,也可以在成本上和火电比拼了,这才是最大的成绩。”

2019-10-28

自驾快感更“易至”,EV3助力金秋自驾游

在易至EV3身上,“武装到牙齿”的安全配置,驾乘体验备受呵护。例如搭载的HUD抬头显示功能,驾驶者无低头即可查看仪表信息,还可按照驾驶习惯,调节亮,提升驾驶安全系数。

2020-09-11

中信证券:储能行业政策利好,氢储能有望与锂电形成互补局面

新型储能重要文件,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意见稿)》,着力推进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电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

2021-07-13

规划与修复 风电更“绿色”

要在规划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注意规避高风险发展区, 关注低风险发展区的生态和生态影,再辅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确保可再生能源兼顾绿色和生态友好发展。

2019-12-24

人工智能电网变“聪明”了

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2019年(第三届)中国配电技术高论坛”在北京举办。

2019-07-26

《天津电力“碳达、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印发

开展电动汽车、可控负荷等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调控制研究与用,提升资源参与电网调节能力。9.推动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

2021-06-28

聚焦 | 碳达、碳中和的经济学解读

碳达的时间和值水平直接影碳中和实现的时间和难:达时间越早,实现碳中和的压力越小;值越高,实现碳中和所要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模式转变的速就越快、难就越大。碳达是手段,碳中和是最终目的。

2021-06-23

东方日升出席华双碳能源发展高论坛,解析光伏产业新形势

1月10日,由《华时报》主办的“双碳新赛道能源新机遇”暨华双碳能源发展高论坛在上海举行。

2022-01-14

地热能产业来政策风口

在碳达、碳中和目标确定的背景下,能否地热真正“热”起来?来自行业内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疑问:发展为何如此缓慢?中国首个地热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曾被寄予厚望。

2021-07-15

李俊: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目标将更加明晰

李俊认为,对这种挑战,技术进步是最关键的因素。电网要加大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大规模部署用,有效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升电网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及智能化水平。

2020-12-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