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集聚 | 耗时 21 ms

吴炜会见志高团控股有限公司高层 携手打造智能家电产业区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28日下午,市长吴炜在文昌综合楼会见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28日下午,市长吴炜在文昌综合楼会见志高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津晶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国民一行,双方围绕在柳江区打造智能家电产业区进行深度交流。

产业高地 投资兴业热土——“龙城招商温度”构筑百业竞兴商机无限的希望之城

据悉,怀着回馈项目引入地的深厚情谊,江苏利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柳城县除了正常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外,还将设立乡村振兴专项扶持基金,用于帮扶参与企业产业的村体和农户。政府助企,企业惠民。

宁波力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在9月13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上指出,欢迎全国优秀企业、人才宁波。

2023-09-20

才引智事业兴 ——我市人才工作亮点综述

自2018年实施人才新政以来,我市人才磁场效应逐年凸显,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13.7万人,博士868名。打造才磁场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

纺织产业效应日渐显现 柳州服装产品今年上半年产量猛增

随着361°核心供应商广西桂卓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柳州30年老品牌红裳服饰等企业入驻投产,效应日渐显现。

“制造强市”崛起创新

  编者按  “制造强市”坚实的工业底盘正在成为先进制造业群厚植的沃土。在苏州、西安,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人才资源丰富,为培育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3-08-16

中共柳州市委员会 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中共柳州市委员会 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广西日报》报道我市不懈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一极——柳州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

“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蓄能成势 链成群 ——焦北部生态新区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五成

由于快速引进新兴企业、高端人才,这里有的园区被称为“小酒泉”,有的企业被称为“小北大”。

“智创未来”新一代网络通信产业才建圈强链对接会在浙江嘉善举行

嘉善县通过举办活动焦“才”“建圈”“强链”,凝全国人才、企业、科研院校,为全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贡献力量,助力嘉善产业发展推动新一代网络通信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09-26
党建联盟携手同行 工业互联网助企转型

党建联盟携手同行 工业互联网助企转型

为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普及与工业园区产业优势相结合,促进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7月7日,我中心承办的首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食品(螺蛳粉)行业数字化转型交流会在鱼峰区洛维工业中区成功举行

北京打造机器人产业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贺勇)北京市近日印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区,构建“1+4”机器人产品体系,即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

2023-07-19

焦双循环 温州市现代团构建商贸发展新格局

  新发展格局下,温州市现代团坚定发挥市属国有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锚定温州内外贸融合发展高能级平台运营商的战略定位,同遍及世界各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家客户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关系,致力打造商贸

2023-06-14

创新驱动向未来 ——焦柳州工业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与此同时,位于我市的优必选机器人超级工厂项目加速建设,研发设计、系统成、本体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区正加速布局。

开放创新 享未来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推动发展,加快建设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和产用结合区,搭建一批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产业群。  

2023-08-22

让更多青年人才汇龙城 柳州市青年人才驿站服务内容正式发布

今报柳州讯(记者巴方)发布人才驿站、举办线下活动介绍工作岗位及创业项目,还有配套扶持资金……7月8日,柳州青年人才驿站发布仪式暨2023年“青龙城”专项行动线下岗位对接会,在人民广场举行。

2023年广西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申报启动 焦新需求 技术有创新

新型研发机构是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

北京经开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

打造机器人产业综合区  “目前,经开区内了百余家机器人企业,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年产值是75亿元,占到全市比例50%左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  

2023-08-22

资源再生 绿色蓄能 ——焦柳州“新字号”新兴产业系列报道之五:节能环保产业效应初显

作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产业效应初显,吃“废”吐“金”的循环利用串起绿色产业链,助力实现

服务提质增效 激活发展引擎 ——焦我市服务业发展迸发的活力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服务业新业态融合发展……2024年的柳州,向着新时代奔去,跑出创新“加速度”,延伸发展“新里程”。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