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隆基股份加速全球光伏 | 耗时 35 ms

新势力

京能集团:频繁牵手头部企业 快新能源布局相比水发兴业能源的高调,近年来在领域签约不断的京能集团,则要低调很多。京能集团今年在领域的第一次重亮相,是因为收购熊猫绿能。

2021-01-15

金晶科技拟0.81亿元转让参公司权 聚焦资源发展玻璃

资料显示,金晶科技作为国内超白玻璃龙头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公司现有产业形成的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的成熟模式和经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自2018年起布局玻璃产业,目前在宁夏和马来西亚均建有生产

2021-03-01

2021行业十大关键词

5、100GW风地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地项目。

2022-01-07

数十万人10日复工!企业正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而近日,通威太阳能成都生产面复工的消息登上了央视新闻,成为疫情防控的企业样板。除通威外,2月10日,协鑫、锦浪科技、固德威等企业实现首日复工,企业正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2020-02-27

预期反转,风暴之下的大变局

硅片“双龙头”纷纷宣布产品降价,打破了产业链上游企业持续强势的市场预期。11月30日,率先宣布下调硅片价格,下降0.41-0.67元/片,降幅约为7.2%-9.8%。

2021-12-08

预期反转,风暴之下的大变局

硅片“双龙头”纷纷宣布产品降价,打破了产业链上游企业持续强势的市场预期。11月30日,率先宣布下调硅片价格,下降0.41-0.67元/片,降幅约为7.2%-9.8%。

2021-12-07

专题:与“”战 疫必“”!

2020-02-11 08:58:42 中国行业协会CPIA截至2020年2月10日15时,国累计确诊40245例,死亡909例,治愈3391例。

2020-02-27

166组件时代或将落下帷幕

关注行业的用户一定了解近年来组件的快升级。从166到182再到210,尺寸之间的市场竞争本来以为会持续多年,殊不知在技术和市场的决定下,166尺寸组件或已退出历史舞台。

2022-04-12

企业扩产步伐不停,产业面临竞争升级

中环表示,公司作为太阳能单晶硅材料领先企业,本次银川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项目合作,将新增50GW以上G12产能,支持G12产业链发展,为行业提供优质产能,大力促进产业平价上网

2021-02-02

2019年社会用电量增长4.5% 新增并网30.22GW

对于和风电企业累计发电量同比降低的现象,国电电力表示是因为部分企业所在区域风同比下降,以及部分企业所在区域能辐射总量有所减少。

2020-01-22

“新建”释放动能,发电新一轮扩产潮起

作为可再生能源中的“尖子生”,发电在“新建”概念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将在5G、特高压、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0-04-15

无序扩张隐患渐现

《红周刊》:福莱特拟公开发行不超40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用于年产75万吨太阳能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制造项目、分布式电站建设项目、年产1500万平方米太阳能超白玻璃技术改造项目等,此次公司扩产前景如何呢

2021-07-20

高瓴资本再次入局

6月19日,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资子公司GCLSI PTE拟将其间接控子公司OSW的15%权,作价2700万澳元(约合1.26亿元人民币)转让给VNTR XXI Holdings Limited(

2022-07-06

龙头频扩产 产业“补贴末年”业绩增长可期

通威斥资200亿元据悉,通威太阳能产业地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选址淮州新城,建设“30GW电池及配套”生产地项目,以高效电池无人智能制造路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0-02-27

2020开年行业哪些人已离场?哪些人打出“王炸”牌?

2月以来,随着复工复产的“号角”频频吹响,、通威、爱旭科技、晶澳科技、中来等多家企业纷纷密集公布扩产计划。

2020-03-02

巨头齐聚义乌 千亿百GW制造产业新地呼之欲出

根据公开信息,爱旭是第一个进驻并将集团总部设在义乌的制造巨头。

2020-11-10

龙头中环去年净利涨近五成,要募巨资向半导体转移

单晶硅片龙头天津中环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中环,002129.SZ)去年业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2020-03-02

SEMI 统一组件技术标准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中国标准技术委员会2021年度秋季会议11月17日在上海召开。修订和新研制的三项组件国际标准经讨论通过提交投票。

2021-11-22

行业“骗补”启示录

其实金太阳工程建立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消化各地政府盲目鼓励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彼时的产业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新能源车产业,算是战略新兴行业。

2020-08-13

玻璃狂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扼住这装机需求的喉咙的,不是补贴缩水,不是消纳,居然会是玻璃。由于行业需求大幅提升,玻璃已是”一片难求”。

2020-12-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