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院士说:光 氢 储 | 耗时 35 ms

重庆涪陵石油首座能综合站开建

近日,重庆涪陵石油长寿晏家加综合能源站项目在长寿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在原CNG站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升级改造,建设的涪陵石油第一座集加、LNG、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的加综合能源示范站。

2021-09-17

韩国提出“经济计划” 到2040年将生产超过620万辆燃料电池车

2019-07-18 13:37:53 能源发展与政策   作者: 郑飞  2019年,韩国政府提出了一项发展能经济的新计划,包括大幅提升燃料电池车数量、增加制厂、加

2019-07-18

三峡集团大规模布局能业务 央企纷纷进入能赛道

即到2025年,新型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30年,新型能全面市场化发展。能产业由此迎来重磅利好。

2022-06-14

谁在争夺万亿能市场?

据介绍,该公司具有10年以上能系统研发及超过8GWh能系统应用的经验积累,致力于将数字信息技术与伏、能技术进行跨界融合。

2021-10-20

天合能刷新210 i-TOPCon电池效率纪录

中国常州,2022年3月10日,天合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宣布,其自主研发的210 mm×210 mm高效i-TOPCon电池,经中国计量科学第三方测试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5.5%,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

2022-03-11

市场分析丨澳洲能正当时 十年内3GW将落地!

另外,对于消费者本身来,随着100kw以下系统的上网补贴退坡以及电池系统成本的下降,小型用户更倾向于安装能电池来提高自产伏电力的经济性以及帮助提高电力数据的可视化。

2019-10-23

比利时:世界首个绿站预计开放 康明斯电解槽助力现场制

2021-06-25 10:31:26 康明斯中国世界首个绿站所在地:比利时安特卫普港位于比利时北部的安特卫普港将成为世界上首个为船舶、汽车、卡车和工业客户供应绿的加站所在地。

2021-07-12

能电站火灾处置要点

一、能电站用途电化学能场所在现代商业用电、汽车充电、工业电等领域广泛应用。

2023-07-19

伏发电仅占比2.6%

而稳定的电力来源是电网稳定电力调配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电网单位不会喜欢伏电力的接入,这也是伏发电屡次出现弃限电的原因之一。

2019-05-21

亿华通/雄韬等10家电企业2020业绩快报

资料显示,鸿达兴业成立于1995年12月6日,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主营产品包括能源(制、运、加站)、新材料(基础化工、PVC、稀土)、大环保(土壤调理剂、环保脱硫剂)等

2021-03-01

日产1000kg 天津最大供项目正式投运

近日,天津石化炼油部燃料电池单元投运,经检验,生产的气纯度达到99.999%,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目前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2021-09-27

全球|谁在把能港口当做枢纽?

,并建设加站,打造成为欧洲首个采用能源港口;挪威的世界上第一艘使用液态作为动力来源的渡轮将于2021年春季投入运营;日本全球首艘液运输船神户港下水,开启了世界首次的从澳大利亚到日本神户之间约9000km

2019-12-23

能行业正处于导入期

在今年的10月15日,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能指数 :编撰方法是从能电池,电池材料,能逆变器,能系统集成 等相关产业中选取30个市值最大的公司,能指数主要反应A股市场的能公司整体变化,指数成分股每半年调整一次

2021-11-08

国家能发展征求意见的几大要点

二、正确认识能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问题“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能(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电能技术)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实现了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

2021-07-13

万亿级能市场投资热情被重新点燃 许继能业务提速

根据国信证券测算,到2025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用户侧能可实现平价,能市场空间或达6500亿元;在第二阶段,到203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结合可实现平价,能市场空间可达1.2万亿元以上。

2020-03-05

“新基建”将推动“电并行”汽车动力变革

目前,对于加站布局的地方性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今年年初,上海市嘉定区表示至2025年嘉定将总计拥有15座加站;张家口市提出于2021年6月前将建成16座加站;《潍坊市促进加站建设及运营扶持办法》明确将对在该市进行加站建设

2020-04-08

出台国家战略 谋求技术突破 多国力推能产业发展

能产业的商业化步伐正不断加快。能是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国际能源署不久前发布的《全球能源进展》报告显示,能源技术在2019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投入运营的电解容量创下新纪录。

2020-10-30

产业链优势助我国能应用加速推进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拥抱“零碳”能之际,我国业内人表示,通过配套设施加速完善、压低制成本、应用场景广泛和多款能商用车量产等优势,我国能汽车企业有望与海外车企实现错位竞争,并最终在克服高成本瓶颈

2021-08-10

国家电投联合中船重工入局能船舶

日前,国家电投集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绿色动力水上运输有限公司在天海防务总部顺利举行燃料电池动力船舶联合开发示范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1-08-11

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 氦膨胀制冷液化系统调试成功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获悉,由该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液化系统,近日调试成功,产出液、仲含量97.4%。

2021-09-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