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多位专家一致认为,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在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时代到来,新能源速增态势下,储能大规模发展已势不可挡。
中国改革报》 作者: 张宇 为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节约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委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持修编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以适应“油氢气电合建站
2019-10-15 16:33:25 韩城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10月12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西安瀚海氢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奚军、陕鼓集团董事长李宏安一行到访陕西省韩城市,就氢能源利用等项目进行考察对接
意见围绕制氢、储运加、燃料电池、应用示范和产业集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等七个方面部署相关工作,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能源转型提供新的增长极。着力突破制氢新技术。
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规划》提出,要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创新高,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也日益受到各方重视。
据了解,该项目分为氢能综合功能区和氢能产业园两大功能区,重点建设以制氢、储氢、运氢为一体的氢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邯郸氢能产业起步较早,氢能资源丰富、创新平台完善、氢能装备领先。”
当下储能的主要方式有氢储能、热储能和电储能,其中电储能是应用最广、技术最为成熟的技术路线之一,电储能又可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前者以锂电池为主,由于储能效率更高,受环境影响更小,逐步受到市场青睐。
——王伟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芶文涵 陈 科如今,锂离子电池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但锂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因此亟须寻找可替代锂的元素来制备高性能的二次可充电池。
201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约47.9亿吨标准煤,增速为3.2%,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清洁能源转型推进有效,节能降耗减排再上台阶,油气增储上产成效显著,煤炭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风电光伏装机比重持续上升
2019-10-09 14:16:10 中国新能源网STFC支持的一个如何利用氨气使氢成为可持续能源的研究项目获得了25万英镑的政府资助。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氢能产业链雏形已基本形成,业内普遍看好氢能产业发展前景,致力于在津打造氢能产业聚集区。政策加码氢能产业氢能作为“零”碳排放能源,近年来引起全球很多国家的重视。
应对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与用电负荷之间的电力电量不平衡问题,需要依靠储能技术,即在电能较多时将电能储存在储能系统中,在电能不足时通过储能系统的放电进行电能补充。储能技术可分为物理技术与化学技术两大类。
2020-01-13 09:56:04 张家口新闻网1月12日,由张家口市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张家口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承办的以“协同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氢能生态链”为主题的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论坛
2020-07-01 09:53:10 大众日报 作者: 张思凯 6月27日,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丁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总装机10万千瓦风电首批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据美国化学学会(ACS)期刊《ACS Nano》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方法,可将纳米粒子变成简单的储氢库。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