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院士说:光 氢 储 | 耗时 25 ms

飞轮能如何不“疯狂”

这场“夺命”的科技实验再次敲响能安全的警钟,同时也将“飞轮能”这一相对小众的物理能技术带到了聚灯下。那么,什么是飞轮能?这一“疯狂的陀螺”又会给能产业带来哪些变革?

2021-08-30

采集坝上风 点亮万家灯火

为加快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实施产业创新是重要支撑,张家口专门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研究工作站。

2019-12-25

可再生+能,“热土”还是“深坑”?

今年以来,各省主管部门支持风电场、伏电站配置能的政策,各发电公司发布风电场和伏电站配置能的消息不停地出现在各大公众号上。

2020-07-08

中国石化与8家单位签署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科学中心、国家电投武汉绿动能公司等8家单位签署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携手打造能应用现代产业链、推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8-10

北京布局能产业:2025年前燃料车突破万辆

去年北京能产业产值约30亿元气具备来源广泛、清洁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等多项优点,被认为是清洁多能的二次能源载体。

2021-07-09

京沪能之争硝烟起

燃料电池汽车规划发布之后,今年,京沪两地又先后发布地方层面的能产业实施方案,谋划能产业的全面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是目前能产业中,有望最早推进商业化运营的。

2021-07-09

政府基金预算明出炉,可再生能源补贴支出逾866亿元

2019-10-09 10:57:23 界面新闻10月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19年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明》(下称《预算明》)。

2019-10-09

户用能“井喷”

当前全球能源短缺、海外电价气价高涨、经济性凸显,在碳中和发展大趋势下,户用能将成为新能源行业继风电、伏、电动车之外的第四条高速增长的赛道。

2022-07-25

青海首试“共享能”告捷

由此推动了我国能行业爆发式增长。据中关村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9》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能市场的累计投运容量将达到45.16GW,增幅约达28%。

2020-07-29

印度:雄心勃勃的“任务”

该研究所表示,在向“碳中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补充,大有可为。TERI指出,印度的潜在能应用规模巨大,到2050年,的使用量将增加3到10倍。

2020-06-15

每小时产2000立方米,中石化北京冬奥会能保供项目进入试车

项目设计规模2000立方米/小时,计划利用燕山石化工业副产气,经处理后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的指标要求。北京冬奥会气新能源保供项目建成后,还将有助于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十城千辆”推广计划的实施。

2020-01-07

广州、昆明同步进行 我国首次实现固态能并网发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固态开发项目日前在广东广州、云南昆明同时实现并网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利用伏发电制成固态能并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对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加快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3-05-06

“五大四小”的能布局

”中最多的,可以2020年国电投在能项目的投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属于较为领先的位置。

2021-03-11

欧洲公布能发展路线图 2030年前安装超过80吉瓦的电解水制系统

2020-04-29 09:01:25 中国证券报   作者: 董梓童  近日,欧洲能研究所发布《欧洲2X40吉瓦绿行动计划》称,为促进欧洲地区能产业的发展,拟在2030

2020-04-29

效率提高八倍成本更低 科学家又发现提取新技术

最近,从美国传来好消息,提取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该技术不仅大幅度控制了提取气的成本,而且效率快了八倍。

2022-08-01

新型能将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新政策 加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新型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方案》一开始就道。

2022-03-30

能“热”还需“冷”思考

在我国无论是各地政策规划的相继出台,还是二级市场相关概念的持续爆发,能产业均受到热捧。然而,在日渐升温的“能热”中,更需客观理性的“冷思考”。

2019-10-18

压缩空气能的三个“世界第一”

7月26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云在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能电站示范工程开工仪式上如是

2022-08-10

央视网:我国长距离输技术获突破 掺比例达24%

4月16日,中国石油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2023-05-08

【上燃动力20年口述历史】干频:中国能产业的起伏和坚守

它由泛亚(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在上海合资建立的汽车造型设计开发中心)设计外观,同济大学新能源团队(与上燃动力两个牌子、一班人马)提供燃料动力系统,可以算作中国最早的燃料电池汽车,此车被当时的媒体聚灯追逐

2022-03-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