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14:55:20 上证报 作者: 陈其珏 9月8日,全球单体最大规模颗粒硅项目——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
硅片也因为进口砂的问题,有效供给可能不足,从曾经业内一致预期的产能过剩,因为有效产能不足的问题,或将摇身一变成为主产业链最紧缺环节。但无论如何,降价通道不改,装机也会在接下来持续被激活。
以2020年五家头部企业 41.8 万吨硅料产能测算,54%-57%的硅料产能已被长单锁定,部分头部硅料企业产能已有80%被硅片企业锁单。
在江苏徐州6万吨颗粒硅项目成功投产的基础上,协鑫科技(03800.HK)四川乐山10万吨级颗粒硅项目首条生产线正式投运。这标志着协鑫科技“黑科技”产品颗粒硅由“6.0时代”成功升级“10.0时代”。
碳足迹表现优秀的保利协鑫颗粒硅产品,再度受到市场关注。据保利协鑫介绍,颗粒硅各项品质指标已达到西门子法致密料标准,部分指标优于致密料。
“老三样”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推进高成长性工业企业产值倍增,力争率先破局第四大支柱产业,带动形成柳州工业的“新三样”,全面构建“3+3+X”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而近期基于硅烷流化床法技术的颗粒硅大规模量产,再次引发了市场热议。有媒体将其称为“黑科技”,认为颗粒硅技术可能颠覆目前多晶硅领域的生产供应格局。
“这是光伏产业链中最为典型的碳中和产品。”朱共山表示,“2—3年内,颗粒硅电耗将降至15千瓦时/千克,产品综合能耗在现有基础上再降2/3。”
“FBR颗粒硅的技术门槛有多高,有没有可能被超越?”“为什么能够快速实现FBR颗粒硅量产,为什么要大规模扩充产能?”“坚定FBR颗粒硅技术路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更为核心的内部原因则是,颗粒硅产量提升以及其超然的高科技和显著的低成本优势。2021年11月,在原有1万吨产能基础上,保利协鑫新的2万吨颗粒硅模块化项目投产,公司颗粒硅迈入3万吨能级。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厂家生产的硅料,均采用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这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技术。而与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相比,硅烷流化床法(FBR)生产的颗粒硅体积更小,能耗和成本大大降低。
2021-01-05 08:26:28 央广网 作者: 张雷 董亚洁 辛娜 央广网西宁1月4日消息,黄河公司新增800吨电子级多晶硅产线首批产品近日在青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下线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