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实施指南》),围绕炼油、水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17个行业,提出了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的工作方向和到
联盟将建立储能产业服务平台,整合业内优势资源,推进储能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全市储能产业的创新集聚发展,助力东莞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2021-03-19 11:19:58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张学坤 3月18日,以“拥抱十四五畅想碳中和”为主题的“PAT2021爱光伏一生一世”
》(Land of the Rising Sun and Offshore Wind)报告称,最迟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将下冲最新煤炭投资。
在8月11日由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召开的第二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上,与会嘉宾交流表示,在技术创新推动下,“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投资水平具备10%左右的下降空间,为即将到来的平价发展做好准备。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表示,本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碳普惠”工作,要把各种低碳行为核算出来,变成每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
一方面,推动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另一方面推动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
、钢铁和航空等难以脱碳的行业降低碳排放,更重要的是,它可由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同时由于具备长期储存能量的特点,氢能还可以在电力过剩的情况下提供解决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决策部署,强化高新技术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现组织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工作。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9日讯(记者 李方)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减碳任务日益紧迫。8月18日,施耐德电气发布“减碳大师”计划,携手更多伙伴共同打造更广泛的减碳生态圈。
电力行业碳排放比重最大,占比42%。从全球碳排放的能源结构来看,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最大,2018年达 14Gt CO2,占比约42%,因此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是重要工作。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了新的表述。如何实现碳中和,金风科技着力打造的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或许可以为全行业提供路径参考。
《试点方案》通过科技成果赋权与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科技成果协议定价交易等7项改革任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藩篱,以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解决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
本报通讯员 黄晟 摄下渣信号实时捕捉,滑板关闭触发于毫秒之间,挡渣成功率超过99%。近日,在柳钢转炉厂冶炼一车间,转炉下渣检测系统与滑板挡渣装置“联手”为智慧炼钢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2018年以来,中国继续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在碳中和的目标下,我国工业领域的减碳面临着巨大压力。但这同时也孕育着新一轮机遇。在“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氢能将会在我国工业领域减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