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表示,上海计划到2023年实现规模加氢站接近100座,建设运行3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突破1万辆。
氢能定位模糊参与路径受阻氢能未列入能源法任何一个具体能源分类中,从目前对各类能源名称的定义来看,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强调了一次能源属性,氢能似乎仅可归类为“清洁能源”。
未来发展还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凤凰网财经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减少碳排放的内核是促进技术的发展。电力作为中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减排效果将直接影响指标完成进度。
《意见》探索输气管道掺氢输送、纯氢管道输送、液氢运输等高效输氢方式。《意见》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鼓励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会上表示,发行绿色债券,强化配额制约束性,继续落实固定电价、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是“十四五”期间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途径。
长期专注于研究氢能产业研究的香橙会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第一座加氢站投用至2019年底,全国累计已建成的加氢站共有61座(其中3座已拆除),已经投入运营的有52座,在建/拟建加氢站数量为
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自上世纪末开始,丰田汽车就开始专注于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研发,几乎以一己之力攻克了所有技术难题,终于在2014年推出了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引起了极大轰动。
国际氢能委员会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路线图,到2030年,全球在氢能项目上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氢能是由氢元素在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作为武汉市唯一拥有制氢能力的区域,青山区拥有武钢气体和中韩(武汉)石化两家制氢龙头企业,年制氢规模可达25万吨。“眼下未满负荷运转条件下,每年制氢约4.2万吨,但未来最高可达7万吨/年的制氢能力。”
日本最近开始加快研发和推广氢能,欲成为全球首个“氢经济体”,引领全球市场。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观察。氢能源是实现低碳排放的有效工具,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2020-05-22 09:29:45 能源发展网近年来,我国氢能发展呈现新一轮热潮,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引导并鼓励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加速了氢能产业化进程,现已初步形成以交通应用为主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
1月28日,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暨普兰店区2023年第一批项目开工仪式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举行,这标志着普兰店“1+8”强区战略全面实施,“六个突围”路径正式起航。
9月8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近日广东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项目在广东茂名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粤西地区目前唯一的供氢项目。
2019年,日本川崎重工推出世界上第一艘设计用于运载液化氢的船舶Suiso Frontier,旨在利用澳大利亚的氢能。此外,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加氢站网络,正计划在炼钢等重工业领域用氢能取代化石燃料。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