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问“氢”寻“径” | 耗时 18 ms

中国式减排不会走“厂”字路 注定拿出“几”字方案

贺克斌说,这个承诺表明,未来中国的碳减排路不是工厂的“厂”,而是几何的“几”。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看来,“双碳”目标中的两个“前”字,凸显了强烈、清晰的国家决心。

2022-08-10

能的突破口:10位大咖沪上论

欧阳明高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周期储存的最佳途1、中国新能源汽车10年间从无到有实现了腾飞,主要是得益于党中央对新能源汽车坚定不移的支持,新能源汽车是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2020-09-21

BNEF:燃料电池车展望

2020-04-16 11:17:48 彭博新能源财经1990-2003年,业界曾认为燃料电池车(FCV)是解决公路运输脱碳题的终极技术。

2020-04-17

新的途:从废纸板到颗粒

四年前在美国新泽西州因纽维克开始的一个试点研究项目正在同时处理两个当地关注的题。

2021-11-08

能突围遵循什么逻辑?

能的发展前景及路,可以从科学逻辑、工程技术逻辑和商业逻辑三个方面来分析:基于科学逻辑的能前景无限且尚无替代品,其工程技术进步的速度会降低产品的成本,进而决定能商业化的场景和进度。

2022-01-18

荷兰启动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制计划

2020-06-01 08:33:11 欧洲海上风电近期在欧洲就爆出一个关于“绿色气”大新闻——荷兰石油巨头壳牌公司宣布启动欧洲最大、也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的绿色气项目的计划。

2020-06-01

荷兰启动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制计划!

2020-03-02 10:03:36 欧洲海上风电近期在欧洲爆出一个关于“绿色气”大新闻——荷兰石油巨头壳牌公司宣布启动欧洲最大、也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的绿色气项目的计划。

2020-03-02

我国海上风电最大直嵌岩单桩植入海底

2020-03-30 08:48:51 中交一航3月27日,中交一航 公司承建的福建省重点工程福能三川平海湾海上风电场项目首根超大直嵌岩单桩成功植入海底。

2020-03-30

能大规模商用离我们还有多远

一些国家与地区也进行了相关的路线规划与产业化路研究,各大汽车公司与能源企业纷纷加大了对能源的研发投入。

2019-11-27

助力“双碳”环保产业探索发展新路

近日,多个部门频频发声,谋划环保产业投资发展新空间,业内也在加紧探索产业转型发展新路

2021-07-23

秦海岩:当前风电行业最大的题是内卷 没必要打价格战!

第七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正式召开,大会以“夯实基础,聚力创新——推动海上风电平稳有序发展”为主题,联合国内外海上风电领袖及业界同仁,以更广阔和更有前瞻性的视角研判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前景,解读行业发展政策、探讨技术前沿趋势、探创新突破方向

2022-11-17

华中电网全口新能源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

记者3月7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了解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华中电网全口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达1.0159亿千瓦,同比增长2216万千瓦,增幅27.9%。

2023-04-04

畅想未来,绿是方向

能产业主要涉及制、储存、运输、加及应用等领域。当前,我国气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化石能源制和电解水制,前者在制作的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2020-10-20

靠可再生能源养肥“犀牛”

实际上,包括海水在内的水资源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矿”,电解水制被认为是制备气的有效方法。

2020-12-09

卢强院士: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建议

但未来新能源开发如何布局、实现碳中和应选择怎样的路

2021-03-17

关注| 全球能发展驶入快车道

德国的能战略与蓝、绿之争德国政府2019年中期开始探讨制定能发展政策,以免在能利用方面被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超越。2019年11月5日,德国发布能发展战略草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2020-08-19

电动汽车及充电网是实现“3060”碳目标的有效路

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就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让车不烧油;大幅提高新能源占比,让发电厂少烧煤,从源头上解决碳排放的题。

2021-03-10

以色列找到高效“变废为宝”解决途 “超临界水分解”新方法将含碳废物变能源

此举具有双重目的,既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数量,又可以用非化石燃料产生能源,为解决含碳废物给工业化社会带来的难题提供了可行途

2020-02-28

能要向氨方向转!一体化将来!

全球已进入“氨=2.0”时代,能产业要准备向氨方向发展。能源拥有诸多优点,但难以储存和运输,成本高昂。

2022-01-04

调研发现:我国能产业过热苗头显现

该书指出,当前我国能发展已经具备产业化条件,但也存在关键材料核心技术自主性不强、多元化应用不足、商业化推广模式尚未建立、产业过热苗头显现等题。近年来,能发展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关注。

2020-01-0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