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长城汽车 | 耗时 18 ms

国内新能源 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7月,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此前一揽子鼓励消费、支持产业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供应链和整生产正常运转,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改善。中协预计,7月新能源零售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102.5%。

2022-08-17

疫情之下地方促新能源发展 “临时性”地方补贴向使用倾斜

在中央延迟新能源国补政策后,面对疫情影响下的新能源行业发展,地方也希望给予临时性的补贴促进今年的新能源消费。

2020-05-11

逆势中突围 压力中创新——广西集团二〇二一年营业收入超二百一十二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枳伽、通讯员李慧纳)面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缺“芯”少电等重重困难,广西集团在攻坚浪潮中逆势突围,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2.86亿元,同比增6.0%,积极推动产品和技术升级抢占发展先机

1月新能源产销同比微降

据中国工业协会统计分析,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同时叠加市场价格波动明显等因素影响,2023年1月,新能源产销同比微降。

2023-02-24

2019年新能源销量下降4%

2020-01-15 08:15:46 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赵语涵  记者昨天从中协获悉,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去年下半年新能源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2020-01-15

推动新能源合作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科技部与德国联邦交通部的共同主持下,双方交流了中德两国电动和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和战略趋势,讨论了未来加强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并为中德电动创新支撑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2019-11-14

首批新能源“退役潮”来了 主哭诉:10万元买的现在就值3万

转眼,首批新能源主使用电动已经过了五个年头,不少人到了换的节点,如何把手中的二手新能源卖出去成为他们面临的新问题。电池衰减状况不一北方冬天天气比南方寒冷,电动“掉电”也相对严重。

2020-01-14

争当示范领先的11个市 燃料电池订单花落谁家?

2020-07-29 10:57:37 高工氢燃料电池   作者: 万萍萍  众所周知,国补新政的制定方向是:选择在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市展开燃料电池示范运行,

2020-07-29

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下乡活动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开展2024年新能源下乡活动。

中国专家:未来10年无人驾驶新能源将很常见

其中,新能源保有量达603万辆,占总量的2.06%。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传统企和新能源企似乎走到十字路口。

2021-07-26

新势力“四小龙”成形 传威马拟登陆科创板

不过,虽然威马相对低调一些,没有在美股上市,但是登陆科创版,对其来说,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日前,据媒体报道,上海证监局网站披露,威马正接受上市辅导,威马计划于2021年初在科创板上市。

2020-12-23

我国新能源 不能“痛失先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到疫情冲击更加严重的欧洲市总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电动的销量却在大涨,一季度销量同比增约85%。这一降一升之间,折射出中国产业在新能源领域或失“先手”的隐忧。

2020-05-15

新能源产业迎重大变革!

从政策中来看,新能源国补退坡最高60%的同时地补将直接取消,并给予三个月的过渡期从6月25日正式实施,政策过渡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燃料电池和新能源公交补贴政策另行公布

2019-03-28

新能源安全性再受拷问

电动起火,不能把责任简单地归咎给任何一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的新能源产品。

2019-05-30

中国电池能杀死欧洲

由于之前欧洲企迷恋传统高额利润的好日子,对发展新能源抱有抵触。

2019-06-17

新能源销量低迷 上游公司三季报业绩“跟跌”

2019-10-17 09:56:22 上海证券报   作者: 周健  国内新能源的月度销量已经三连跌,“阵痛”已经体现在产业链上游公司的业绩上。

2019-10-17

埃诺威灵活储能式充电桩项目顺利量产,破解新能源电动“充电焦虑”

苏州吴中区委书记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丁立新,大众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Frank Engel,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埃诺威副董事康永,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

2021-11-04

最高补贴10万元 充电桩增加16倍 谁说新加坡对电动不友好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 )在这周二发表讲话时表示,政府正计划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使用混合动力和电动等清洁能源

2020-02-25

为何特斯拉辆的维修费用比普通高27%以上?

由于有可能获得无油的体验,许多消费者忘记了考虑与拥有一辆新相关的其他费用,其中一些费用可能是巨大的。特斯拉主可能可以避免油价波动,但这些的运营和维护费用可能比一般的大品牌要高。

2022-07-25

通用五菱第2500万辆整下线

“第2500万辆整检验合格,下线!”11月18日,中国工业迎来新的历史性时刻——上通用五菱第2500万辆整下线,成为我国首个累计产销达2500万辆的民族品牌单一企。2500万辆意味着什么?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