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离子电池 | 耗时 22 ms

“卓而不凡”的钒,长时储能的后备军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钒等液流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

2022-08-31

特斯拉正式涉足量产:申请建加州工厂

,马斯克还希望在领域带来另外一次颠覆。

2020-06-28

动汽车、、太阳能 “新三样”领跑外贸出口

其中,有外贸“新三样”之称的动载人汽车、、太阳能表现亮眼,一季度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服装、家具、家,通常被称作外贸“老三样”。

2023-05-22

2020年以来主要液流签署项目汇总

2021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与产能紧缺,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技术路线的风险:下游需求快速释放造成上游价格上升,产能供应不足,导致储能与动车、两轮车、智能家居等下游“抢、抢原料”

2021-10-20

大玩家“疯抢”六氟磷酸

或许还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让巨头们如此疯狂。对六氟磷酸的采购,比亚迪已经“疯了”。

2021-11-17

宁德时代获赔1.3亿元场,“宁王”、“王”抢矿大战落幕

当地时间11月17日,千禧业与美洲业达成最终协议,美洲业同意以每股4.7加元收购千禧业所有流通股,收购方式为美洲业的股权加每股0.001美元现金,交易总价约4亿美元。

2021-11-24

汽车产业“荒”透视:动力企业扩产竞赛

导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先后有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亿纬能和中航等多家动力企业宣布了扩产计划。“往年的3~9月份算是动力行业的淡季,但今年的行业热度一直很高,根本不存在‘淡季’一说。

2021-09-13

技术进步推动动车市场加速发展

延长使用寿命被视为一个关键进步,因为这可以使能够在第二辆车上重复使用,将帮助降低拥有动汽车的成本。《快报》周刊的报道称,科学家们将目前的的性能优化推到了极致。

2020-07-03

2021年金属值得关注的五大趋势

2021-01-22 08:27:47 彭博新能源财经2020年,金属市场的需求和供应一度脱变动范围,但后来均已恢复。

2021-01-22

众玩家争相布局 全钒液流来了

相比,液流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解液可循环利用、生命周期性价比高、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首选技术之一。

2023-08-09

技术驱动交通动化

欧阳明高指出,经过多年研发,中国动力技术已跻身国际前列,其中,动力能量密度提升了两倍以上,成本降低80%以上,真正实现了动力的革命。

2020-07-15

盐“高潮”的背后:节前储货启动 供需结构性趋紧

节前储货已现日前国泰君安一则话会议纪要显示,9月底开始受正极材料厂限等多因素影响,价上涨速度放慢甚至横盘,但考虑正极材料厂备货基本在半个月左右,春节前后物流或受影响,年关将至下游采购情绪加重,询价频次增加

2021-11-19

续航问题备受诟病多年,固态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拯救者”吗?

然而,作为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成员,肖成伟早在“2018中国新能源动力暨储能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表示:“按照国家动力技术路线图的规划,2020年的单体能量密度目标为

2021-01-18

环保 蟹壳制造

可再生能源和动汽车需求的激增,引发了对储能的高需求,但本身并不总是可持续的。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材料——蟹壳,制造出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解质的锌

2022-09-14

斥资1600多亿,2021年一季度动力新投建项目年产能超350GWh

2021年1月28日,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在今年底建成12条全球先进芯生产线及相应模组、包生产线,建成后预计新增产能40GWh。

2021-04-06

丰田称其固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可使成本和重量减半

丰田公司周二表示,已经在固态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够将的重量、体积和成本减半,这可能为动汽车的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2023-08-03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 给“健康”做个“C超”

黄云辉介绍,目前,车用动力以三元和磷酸铁为主,市场集中度极高,但动力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方面均面临挑战。于是,如何以科技手段确保安全,成为黄云辉关注的问题。

2020-04-09

氢能巨头再落一!出资6000万成立氢能公司

资料显示,雄韬股份主要从事化学源、新能源储能、动力、燃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涵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燃料三大品类。

2022-08-01

《动力蓝皮书》:磷酸铁出现回潮 安全事故频发加速行业洗牌

另外,补贴退坡之后,磷酸铁出现了回潮。2018年,磷酸铁装机量为22.19GWh,同比增长23.51%。在客车市场,磷酸铁占有绝对优势,配套量占比为71.75%。

2019-10-12

产业链近期几个热点

其次,无极耳(全极耳)设计使得运动距大幅缩短,降低欧姆内阻,提升倍率性能。最后,4680圆柱单体较大,对无模组、底盘集成设计有益。

2021-11-1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