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作为锂材料价格上涨的联动反应,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正纷纷加入到“抢锂”大战中。01 电池原材料“一哥”锂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确实搅动人心。
按技术路线看,储能电池可分为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适用温度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成为市场主流,2021年锂电池占全球新型储能装机量的90.9%。
据韩国《中央日报》9月9日报道, 随着动力电池二次利用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废旧电池得以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电池成本,抵御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还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从电池类型来看,预测期内,锂离子电池市场预计将实现7.3%的最高增长率。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各种优势,例如免维护,电池运行状况跟踪,高能量密度,重量更轻以及设计紧凑。
文章说,锂离子电池技术正在引领零排放运输业,但投资者切不可忽略氢燃料电池市场,失去了赚钱机会后果自负:“因为氢燃料电池的销售可能很容易加倍......然后三倍......然后再增加很多倍”。
5月18日晚间,中材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材锂膜之全资子公司南京锂膜拟在江苏省南京市投资建设“年产10.4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另外,公司拟对南京锂膜增资10亿元。
电池容量正在增加,电池成本正在下降,特斯拉继续是这两种发展趋势的重要驱动力。IEA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电池平均容量约为70-80kWh,平均续航里程为217-248英里。
实际上,除了上述企业之外,国内众多锂电池生产企业及材料企业,如国轩高科、中航锂电、江苏清陶、力神电池、亿纬锂能、辉能科技、横店东磁、珈伟股份、当升科技、赣锋锂业、贝特瑞等,也都布局了固态锂电池技术开发。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三大产业中的交叉产业,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支持政策,直接带动了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高速增长态势。
中国持续主导锂电池供应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发布的“全球锂电池供应链排行榜”,中国迅速赶超了过去10年间一直领先全球的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场最大的供应来源。
包头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投产,标志着杉杉将拥有全球规模领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杉杉科技也由此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一体化战略布局。负极材料是杉杉从服装向新能源转型的起点。
液态锂离子电池到300Wh/kg以上就遇到瓶颈了,但是固态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为700Wh/kg,更大能量密度空间成为一些企业追求固态电池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协议,蜂巢能源将投资100亿元在大丰高新区建设22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据了解,蜂巢能源盐城22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2年上半年投产,二期2023年上半年投产。
下游市场产销持续高速增长,推动着锂电产业链相关企业纷纷加快扩产步伐。今年以来,从上游锂矿到中游锂电池生产厂商,再到下游的应用市场,各路企业都在跑马圈地抢占市场,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抢眼。
导读:近期,蜂巢能源发放了多个锂电设备订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日益火爆,加速了锂电企业对外扩张力度。除了大规模扩产电池材料,锂电设备也逐渐升温。近期,蜂巢能源就发放了多个相关订单。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