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离子电池的成名之路 | 耗时 48 ms

《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若干措施》通知

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商务部  应急管理部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铁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中国国家铁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9月14日(此件公开发布)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若干措施动力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

周期行业:涨价、抢单与锁矿

而补贴退坡叠加去年多起三元811自燃事故,低价、安全性高磷酸铁(LEP)获大量车企青睐,需求快速回暖。

2021-03-29

伦敦计划部署全球规模最大和液流混合储能项目

2020-03-13 10:50:46 中国储能网   作者: 刘伯洵  这将创造一个全球规模最大和液流混合储能项目,也是在英国部署规模最大液流储能系统

2020-03-13

可用于手机研制出炉:拒绝爆炸 即将量产

据外媒报道称,一家叫XNRGI初创公司希望打破这种局面,计划明年量产“多孔”硅,它比传统有更好能量密度和更低制造本,并且使用起来也更安全。

2019-08-01

酶燃料“高山流水”

以索尼公司为代表,其2007年开发酶燃料功率就已经达到了水平,可以用于驱动mp3播放器。时至今日,酶燃料在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和可植入设备等场景中具备相当应用潜力。

2019-07-29

宁德时代钠15分钟充80%!工信部:支持钠发展

今年7月29日,宁德时代举办首场线上发布会,董事长曾毓群博士发布了宁德时代第一代钠。与现在当前主流相比,钠到来,对行业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摆脱行业对金属依赖。

2021-10-20

续航问题备受诟病多年,固态为新能源汽车“拯救者”吗?

然而,作为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员,肖伟早在“2018中国新能源动力暨储能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表示:“按照国家动力技术线图规划,2020年单体能量密度目标为

2021-01-18

全球首款铝“战书”:能量密度及寿命提高数倍 本锐减50%

据称,Saturnose公司计划在2022年将其投产,届时它将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铝固态,随后再慢慢取代那些风险较高

2021-12-08

丰田研发新型氟 一次充续航达1000公里

双方正在研究新型氟,单位重量能量大约是传统7倍,可以让动汽车一次充行驶1000公里。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氟可充原型。

2020-08-14

短腿天力能,在新能源上能走多远

募投项目积极扩产,生产人员不增反减公开资料显示,天力能主要从事三元材料及其前驱体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

2021-03-30

工信部:今年1至9月全国产量同比增7.7%

2019-11-14 08:00:53 上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11月13日消息,根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整理数据显示,2019年1-9月,全国制造业主要产品中,产量108.3亿只

2019-11-14

供应“瓶颈”正动汽车制造商新难题

一边是“动化”转型浪潮下传统车企日益增加动车型数量,而另一边却是有限动力供应商在重负下难以突破供应“瓶颈”。

2020-03-02

这是动汽车理想吗?

并没有嵌入式,碳纤维材料本身就是能量储存装置。”格林哈尔(Greenhalgh)是致力于结构研究专家一。

2020-11-13

分析磷酸铁市场发展

近两年,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补贴政策,相关企业不断追求动力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提升,三元“走俏”,而另一重要分支磷酸铁市场空间被压缩。

2019-06-12

狂奔蜂巢能源!

导读:为了完2025年总产能200GWh目标,蜂巢能源正一狂奔!竞争日趋激烈动力市场,不光只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较量,越来越多“后起秀”加入其中。蜂巢能源就是其中一员。

2021-08-31

​深圳沙头角海关查获进口废旧15.3吨

:18:09 中国海关总署   作者: 朱标  7月6日,深圳海关所属沙头角海关在开展“蓝天2020”打击固体废物走私专项行动中,对深圳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进行查验

2020-07-16

2022年上半年全球供应和需求更新

供需由于需求旺盛和原材料价格创新高,2022年供应将持续紧张。全球产量将增长40%,达到730GWh,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或引起供应短缺。

2022-08-18

宁德时代称明年将投产一条钠产线

工作原理及结构与十分相似,因此发展钠技术关键同样在于探寻合适正、负极材料以及解液。

2021-09-18

动力变局时刻

2015年4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行业规范条件》,俗称“白单”, 这是继补贴后又一个充满争议里程碑意义事件。

2021-08-10

提高比能量仍是动力技术走向

在能量密度一定前提下,要延长续驶里程就要多装,但装多了本就上升,还会挤压宝贵车内空间。面对这种两难,尽管提高能量密度会带来更多安全问题,但这条依然为车企必然选择。

2020-08-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