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 | 耗时 14 ms

研究显示:近30年来离子池成本下降了97%

2021-04-01 08:31:09 盖世汽车过去30年里,用于手机、笔记本脑和汽车的可充离子池的成本大幅下降,从而推动多行业技术迅速发展。

2021-04-01

比亚迪提价20%助推池涨价潮?宁德时代:不跟

10月25日,一份主题为“池价格上调联络函”,落款为深圳市比亚迪有限公司的文件引起行业关注。

2021-10-27

特斯拉、宁德时代回应45GWh磷酸铁池订单!

上周有消息称,特斯拉向宁德时代预订了45GWh磷酸铁池,主要用于Model 3和Model Y车型。

2021-11-03

工信部:1-5月全国离子池产量50.4亿只

2019-08-02 10:00:17 北极星储能网近日,工信部发布2019年1-5月池行业运行情况,其中,离子池产量50.4亿只,同比增长6.3%;铅酸蓄池产量6451.1万千伏安时

2019-08-02

国轩“涉猎”碳酸

2021-03-03 08:35:39 旺材近日,宜春市人民政府和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宜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国轩集团投资115亿元新能源产业项目正式落户宜春经开区。

2021-03-03

废弃池背后的暴利产业:仅回收市场就达1178亿

全球如今每年废弃的池超过50万吨,其中大部分源自小型子产品。但随着世界向动经济转型,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池的需求将增加10倍,大部分用于动汽车,届时废弃池数量也将随之激增。

2020-12-14

铁矿石巨头力拓也来做池生意了,可它并没赶上好时机?

力拓称,该项目可为全球动汽车和储能设施所需的池,提供大量原材料。还能为洗涤剂、化妆品和其他消费品供应硼酸盐。但从全球产品供需格局看,力拓此时进军矿领域,并不是个好时机。

2020-08-06

千亿业巨头赴港上市获批!

资料显示,天齐业现已稳步发展成为中国和全球领先的、集上游资源储备、开发和中游化工产品加工为一体的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分为精矿和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两大类。

2022-06-14

广汽埃安发布“弹匣池” 重新定义三元池安全标准

广汽埃安称,三元池第一次实现针刺不起火,远超国标5分钟的标准。

2021-03-11

LG新能源(南京)池二工厂项目竣工

2021-05-19 11:09:26 盖世汽车   作者: 解全敏  据南京日报消息,位处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的LG新能源离子池二工厂项目已于5月18日竣工。

2021-07-14

中国逆袭的最后一役

近二十年的全球产业的变迁史,就是一部中国逆袭史。中国企业攻占了几乎由日韩企业据守的每一个关键阵地,但有一个久攻不下:铝塑膜。虽然听起来陌生,其实铝塑膜离我们很近。

2021-12-28

日本发明新技术:离子池量产成本可降90%

日本一位池开发者表示,他有办法将池的量产成本降低90%,与此同时显著提高其安全性。

2020-07-13

磷酸铁材料迎投产“高峰”

高工不完全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合计新扩增LFP材料250万吨,对应1000GWh池产能(按1GWh需要2500吨LFP材料估算)。

2021-10-18

价暴涨100%!成品12小时内运走!

作为对比,在4月26日的时候,池级碳酸均价报18万元/吨;工业级碳酸均价报14.65万元/吨。

2023-07-11

全球矿产能不足 动汽车供应链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澳大利亚最大的矿商之一皮尔巴拉矿业公司(Pilbara Minerals Ltd.)周二大幅下调矿的产量和出货量预测,这将进一步加剧动汽车池关键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局势。

2021-12-28

动车引发钴镍需求暴涨,但“大国博弈”将导致多输

以被称为21世纪新能源时代“白色石油”的为例,作为主要化工品的池级碳酸价格在2021年全年增长超过5倍。

2022-01-18

最新动力池装机量分析:中航冲进前三,蜂巢能源跌落前十

得益于强劲的市场需求,磷酸铁与三元产能均有大幅上涨,但磷酸铁池的涨幅更快,领先三元

2021-07-14

贵州有“”:再造一个“千亿级”产业

在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离子动力池生产车间,装料、出料等生产流程在机器人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再过不久,这些刚出产的离子池正极材料将被送往宁德时代、微宏动力等池生产企业。

2021-11-10

20亿扩产磷酸铁

11月20日,已具备年产4200吨磷酸铁产能的中银绒业公告,计划收购一家公司100%股权并斥资20亿元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项目。

2021-11-24

材料成本压力分化,陷入价格博弈,新一轮洗牌加速

陷入光伏式“内卷”,上游材料成本大涨,下游企业毛利率持续下降,部分企业扛不住成本压力开始涨价,个别企业逆势降价扩大优质份额,价格博弈将引发新一轮洗牌。暗潮涌动,近来池频频传来涨价的声音。

2021-11-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