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隔膜 | 耗时 20 ms

固态进入“军备竞赛”阶段 2030年或迎大规模量产

据了解,清陶能源目前已开发出全固态,单体能量密度可达到430Wh/kg,量产阶段可达到300Wh/g以上;宁德时代在聚合物固态金属和硫化物基固态方向都有研究;赣锋业年产亿瓦时级第一代固态研发中试生产线已建成试产

2020-06-28

马斯克:我更喜欢磷酸铁

日前,美国预订了标准续航增强版特斯拉Model 3的用户收到的邮件显示,如果想要提前拿到车,可以选择磷酸铁

2021-08-30

龙头推出了钠 宁德时代怎么想的

看到这里,如果你只认为宁德时代只是推出了一款可以跟三元和磷酸铁媲美的新,那你就把这件事想简单了。宁德时代在推出钠离子的背后还有很多考量。

2021-08-06

诺贝尔化学奖和车载

如果没有,许多器产品很可能还是笨重无比的大家伙,便携通信设备也同样不会那么便携,轻薄的智能手机更无从谈起。的发展也成就了动车革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能源革命,意义可谓十分重大。

2019-10-14

日本研发出厚度不到1毫米的可弯曲

2019-10-14 10:56:24 IT之家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山形大学3日宣布,开发出了超薄柔软弯曲的离子,厚度不到1毫米。

2019-10-14

磷酸铁还是三元?众供应商:我全都要!

磷酸铁与三元谁是的未来?近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愈加激烈。从性能、价格、稳定性等各方面来看,二者各有千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并行发展,不少相关供应商企业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2021-12-20

分析磷酸铁的市场发展

近两年,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补贴政策,相关企业不断追求动力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的提升,三元随之“走俏”,而另一重要分支磷酸铁的市场空间被压缩。

2019-06-12

2021年离子价格调研

2021年全球离子组平均价格为132美元/千瓦时,相比于此前一年的140美元/千瓦时下降了6%。

2021-12-03

超强全固态解质问世

全固态可以克服目前商业化离子在安全性上的严重缺陷,同时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对新能源车和储能产业是一项颠覆性技术。

2023-08-09

离子共同发明者申请玻璃专利

新型玻璃的存储容量明显增加,有望进一步取代内燃机,加速汽车动化进程。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向玻璃中注入钠或,使其在内形成极,新技术的储能能力,可达到同类离子的3倍。

2020-05-12

大众上汽争相投资的这家企业,有啥本事

2020-12-16 11:22:42 盖世汽车   作者: Ramy  12月8日,初创企业QuantumScape公布了其固态技术最新的性能测试数据,称与现在离子相比

2020-12-16

新装置可改善金属性能

与当前被广泛使用的离子相比,相同重量下,金属容量可达离子的两倍。

2020-02-25

宁德时代公开两种“固态”相关专利

固态商业化瓶颈犹存,宁德时代有望实力“出镜”众所周知,作为离子产业化的第30个年头,第三代传统液态也已应用于动力市场整整十年,但其易燃性问题却始终未被解决,安全与能量密度相互矛盾,也让更多人对于动汽车望而却步

2021-01-21

宁德时代将推200万公里超长寿命,称已具备量产能力

该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自修复长寿命技术的核心在于减缓容量衰减速度,即控制活性消耗速度。“容量衰减跟正极、负极、解液都有关系。”

2020-06-11

特斯拉正式涉足量产:申请建加州工厂

,马斯克还希望在领域带来另外一次颠覆。

2020-06-28

解液混战二十年:胜负已分?

轮流坐庄在国产解液的发展过程中,国泰华荣堪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2年6月,国泰华荣就建成了200吨/年离子解液批量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工业化生产离子二次解液的企业。

2021-12-01

车展新能源车爆火,产业链业绩却崩了?

不过,“冰火两重天”的是,整车企业在上海车展的镁光灯下爆火,它们背后的产业链却跌进了冰冷的深渊。上游的级碳酸、氢氧化价格距离高点已经不止“腰斩”,中游环节的六氟磷酸等材料价格也被带崩。

2023-05-22

全球市场竞争“白热化”

中国持续主导供应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发布的“全球供应链排行榜”,中国迅速赶超了过去10年间一直领先全球的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市场最大的供应来源。

2020-09-30

固态:“替补”何时成“主力”

下一步要发展固态,或者逐渐过渡到全固态

2021-01-25

领域两大巨头“杠上”了

中航:“将按法律程序应诉并不惧挑战!”近日,离子动力生产制造领域两大巨头“互掐”事件引发热议。

2021-08-0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