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电 | 耗时 24 ms

动力原材料价格涨涨涨 如何拯救行业危机?

6月8日的报价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磷酸铁价格涨幅20%以上,氢氧化涨价近50%,碳酸价格翻番,六氟磷酸价格涨幅超2倍……在近来动力供应趋紧的情况下,动力原材料涨价无异于雪上加霜。

2021-07-14

新能源汽车补贴红利不再 动力加速洗牌

“过去在政策鼓励,尤其是高补贴的助力推动之下,动力行业蓬勃发展、遍地开花。从上游矿开采、盐的提取,到的加工生产;再到的各个模组,包括极、极材料和隔膜。

2019-09-23

2021年累计销量前十新能源MPV 配套信息

TOP 01比亚迪D1销 量:9712 辆市场占比:25.3 %技术路线:磷酸铁芯形状:方形芯企业:比亚迪TOP 02枫叶80V销 量:4482 辆市场占比:11.7 %技术路线:三元芯形状:方形配套

2022-02-11

特斯拉的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约20%?

尤其是今年特斯拉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采用磷酸铁(LFP)替代三元离子,中国国产特斯拉价格跌至30万,甚至是25万以内,这使得特斯拉的月销售量月月破万,成本更低的特斯拉在市场竞争中也是特别抢手

2020-08-26

关键原材料自给不足,动力产业该如何破局?

动力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我国动力产业发展迅速,当前动力产业化进程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21-09-08

谁卡了马斯克的脖子:动力的原料争夺战

、但安全性稍逊一筹的三元

2021-07-15

宜春国轩新进展:宜丰、奉新材料项目相继落地

 两大新材料项目相继落地据协议,宜丰县材料综合开发项目位于宜丰工业园区,占地6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包括年产2万吨材料制备及其年产300万吨采选矿综合开发利用,二期主要包括年产

2021-08-05

辉能科技固态大项目来了

5 月 13 日消息,据法媒《回声报》报道,固态制造商辉能科技计划投资 52 亿欧元(备注:当前约 393.64 亿元人民币)在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新建一座工厂。

2023-06-28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固态就要大干快上

在未来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表示,固态就要大干快上,才能引领动中国。陈立泉表示,目前主流的液态容易引起安全忧虑,而能量密度到了300瓦时/公斤后,已经到了液态离子的一个极限。

2021-01-18

韩系动力“至暗危机”

2020-11-20 09:05:47 高工   作者: 李根  通用、宝马、福特、现代多个国际车企的主力动汽车接连召回,让风头正劲的韩系动力企业陷入重重危机。

2020-11-23

“卓而不凡”的钒,长时储能的后备军

值得注意的是,该储能站采用国内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钒液流储能技术。钒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已经进入快车道。政策方面,明确三元不得用于中大型储能,钒需求增长或得以加速。

2022-08-31

——光伏、、氢能行业全解析

领域投资还有机会吗?2021年宁德时代(CATL)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攀升,比亚迪刀片批量供应,刀片一出安天下。

2021-07-23

科学家发现钠离子阳极的储能机制

如今,离子(LIB)是最受欢迎的化学源,被广泛应用于从手机(几瓦时)到发厂的缓冲系统(数百万瓦时)的各种领域。

2020-07-24

9月新能源车销售13.8万辆 动力6.6GWh

其中三元产量累计27.2GWh,占总产量59.5%,同比累计下降33.7%;磷酸铁产量累计18.3GWh,占总产量40.1%,同比累计下降9.6%。

2020-10-27

2019年动力产业链十大关键词

,将为其提供动力;2027年前为本田供应约56GWh动力

2020-01-03

“飞轮+混合储能”新能源场站调频并网试验成功

8月6日,由国网中国力科学研究院主办,国网山西省力公司力科学研究院承办的“飞轮+混合储能实现新能源场站调频”技术讨论会在山西省右玉县召开。

2020-08-11

为何说刀片背后是一套完美逻辑?

基于起家的先天优势,比亚迪首款纯动车在2010年上市,当时搭载的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磷酸铁。此后,由于三元的高能量密度优势,备受民用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追捧,磷酸铁受到冷遇。

2020-11-10

​动力蓄:中国科创企业等待市场检验

此外,距离补贴完全退坡的时间越来越近,国际巨头纷纷投向中国市场,动力产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也正在进入洗牌期。此外,动力成本占比极高,也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

2019-08-15

打造设备国际化优秀品牌 赢合科技加快海外布局

2021-02-03 08:27:43 china5e观察目前的全球动力产业形势,“国际化”无疑成为了国内优秀动力企业的重要选项。

2021-02-04

车用固态仍不具备产业化条件

日本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等23家车企、和材料企业组建的联盟甚至提出,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相关技术,到2030年前后将固态组每千瓦时的成本降至的30%。

2020-03-0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