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电 | 耗时 21 ms

17起兼并购看2020动力产业“剧变”

2020-12-03 09:27:18 高工   作者: 欧杨宇  2020年,出击动力产业链的资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将对全球动力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2020-12-03

速度堪比加油!广汽:石墨烯最快年底装车量产

对于车主来说,续航里程已经能够满足市区内通勤需求,但是忍不了的是充时间过长,在充站排队、抢桩、然后再等一两个小时充。而时长过长的问题,只能寄希望于技术的突破。

2020-11-25

迷雾背后 特斯拉究竟想使用的是什么

2020年1月,比亚迪推出的“刀片”,其刀片即是应用的无模组CTP技术。尽管单看质量能量密度,磷酸铁依旧不能与811三元媲美,但使用了无模组CTP技术后,磷酸铁的体积大幅缩小。

2020-06-15

“新国标”加速动轻型车分级发展,软包动力成为高端市场首选

在近日举办的2022轻型动车用技术及应用国际峰会中,孚能科技第一事业部副总经理龚静波从行业和技术角度分享了观点。

2022-07-14

11月动力装车量6.3GWh,同比下降25.9%

其中三元产量5.4GWh,占总产量59.4%,环比上升36.0%,同比上升3.1%;磷酸铁产量3.6GWh,占总产量40.1%,环比增长36.6%,同比增长34.1%。

2019-12-11

动力市场或呈现多元供给能源结构

三元在能量密度上优势明显,目前主流乘用车厂商使用的类型主要以三元为主,磷酸铁在安全、价格和寿命方面仍然具有优势。

2019-12-02

又闻量产,全球聚焦的固态要来了吗?

全固态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也是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它的安全性比起同极体系的液态离子有明显提高,但在动汽车上实际推广应用还需要时间。

2020-06-17

固态刷屏,利好哪些,利空哪些?

固态技术 当前车载,主要就是三元,也被成为业态离子,主体由正极、隔膜、负极,注入解液制造而成。而固态,就是用固态解质代替隔膜和解液。用于离子传导的介质,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2021-01-11

苹果版“刀片”要出鞘?马斯克却质疑:“化学意义上不可能”

材料方面,苹果公司正在研究磷酸铁(LFP)的使用,这种成本低,而且非常安全。

2020-12-24

材料市场运行平稳 行业短期以消化库存为主

2020-02-11 11:12:23 中国化工报近期,国内主要材料市场运行平稳。在春节期间检修的盐、正极材料和隔膜工厂复工时间多延后至2月10日,也有个别企业尚不确定复工时间。

2020-02-25

又一项目落户广西

10月29日消息,上海格派镍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建的格派新能源材料一体化项目开工。

2022-11-02

杉杉:高视野谋转型,努力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导者

这是中国第一家离子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其成果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实现了离子负极材料国产化。从服装到材料,杉杉转型跨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2019-08-30

比亚迪“刀片”通过“针刺试验”

2020-04-01 08:12:21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李惠钰  参与此次针刺试验的三种样品3月29日,比亚迪举行线上发布会,首次对外公布了刀片型磷酸铁

2020-04-01

跨界储能领域 金冠股份签订7000万储能系统销售大单

签署7000万储能订单近日,金冠股份公告称,公司与中海外那仁太能源发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外那仁太”)签署了7000万元的销售合同,中海外那仁太拟向公司采购储能系统。

2021-12-03

前三季度国内TOP10动力企业都有谁?

材料类型看,磷酸铁装机量为117.86GWh,同比增长157.5%,占比58.8%,主流地位愈加稳固;三元装机量为82.32GWh,同比增长67.5%,占比41.1%。

2022-11-02

五大角度解析前8月动力装机市场

3、三元装机占比65%,磷酸铁逐步回暖。前8月三元装机量约25.0 GWh,同比增长85%。磷酸铁在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领域的装机占比较大,并逐步回归乘用车领域。

2019-10-09

14家企业Q1业绩:数家净利润下滑、个别企业亏损

2020-04-13 09:33:53 高工截至4月10日,数家企业出现净利下滑,个别企业惨遭亏损。受疫情影响,多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报“飘绿”。

2020-04-13

“宁王”坐不住了,麒麟刚发布不久又在研发新

6月25日消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日前在重庆车展上透露,“除全固态、半固态,包括大家没有听过的凝聚态,宁德时代都在搞”。

2022-07-14

微宏动力3.4亿投建德国动力

2019-11-25 09:25:34 高工中国动力企业微宏动力德国子公司宣布将在德国柏林附近的路德维希斯费尔德镇建立一座动力工厂,用于生产货车、卡车、跑车和越野车的动力系统。

2019-11-25

韩系企业“转舵”

外媒报道称,SKI宣布其业务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分拆,成为全资子公司SK on,计划独立IPO为其动力业务扩张寻求资金支持。

2021-10-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