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电 | 耗时 22 ms

中国企业提前布局应对《欧盟新法》

导读:据了解,将于 2022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欧盟新法》中要求:到 2030 年,生产中钴 、 镍 、 的再生材料使用量占比不得低于 12% 、 4% 、 4% ;到 2035 年

2021-12-31

陈中华:应坚持铅蓄行业绿色发展

和铅酸各有所长中国证券报:《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低速四轮车标准”、“动快递运输车标准”等,都给快速进入提供了有利条件,铅酸蓄行业如何应对挑战?

2019-05-09

争议不断的动力暗战,究竟改变了什么?

三元vs磷酸铁:性能大比拼三元和磷酸铁这两种的结构类似,都是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解液四部分组成,两者根本的区别从材料方面来看,主要是正极材料的不同,其中三元正极材料为镍

2021-07-20

4月动力装车3.6GWh,同比下降33.7%

2020-05-12 09:31:22 第一动网   作者: 邓娅  5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0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

2020-05-12

6月我国动力装车量32.9GWh 环比增长16.5%

其中三元销量 18.4GWh,占总销量35.2%,同比下降16.8%;磷酸铁销量33.7GWh,占总销量64.5%,同比增长33.0%。

2023-08-03

15个问题读懂钠离子的现状和未来

2021年11月8日,在钠离子专家会议上,来自复旦大学的专家介绍了目前钠技术背景和生产的进展情况。钠离子的技术背景:钠离子子的储能机理和离子是一样的。

2021-11-19

专利“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在今年两会期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更是带了《关于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上会,这无疑进一步彰显了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2021-07-13

需求暴涨迎来中企扩张“风口” 恩捷股份五年目标:抢占全球近半隔膜市场

业内人士解读这条更名消息认为,这是因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能不断释放,全球汽车制造企业对隔膜的需求将迎来爆发期。

2019-08-26

动力中国领先地位 亟待巩固

作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宁德时代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成功进入大众、宝马等高端供应链。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累计出货32.5GWh,占全球市场的27.87%。

2020-08-07

2025年中国动力退役规模将达45万吨

数据来源:起点研究院(SPIR)另外,不同类型的动力经济价值不同,决定了回收后再利用的产品定位及市场规模。目前,车用动力主要有磷酸铁和三元

2019-12-19

大众计划将业务分拆上市

2021-06-02 08:07:59 旺材据报道,近日,大众首席技术官Thomas Schmall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大众正在考虑将业务分拆上市。

2021-07-14

2月动力装车0.6GWh,同比下降73.4%

2020-03-13 08:13:55 第一动网   作者: 明艳  3月12日,中国汽车动力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0年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及装车量数据。

2020-03-13

欧盟委员会:2025年动汽车可自给自足,无需依赖进口

2020-11-25 10:13:04 财联社   作者: 吴斌  目前中国产量约占全球的80%,但与此同时,欧洲的产能也在迅速扩大。

2020-11-25

82个项目扩产!42家企业排名榜单发布!

2021年,是狂奔元年。为了应对急速扩张的市场需求,企业纷纷“跑马圈地”,投入巨额资金在生产项目之中。

2022-01-13

小米联手华为进军固态

据了解,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为混合固液解质离子和全固态研发与生产。

2021-11-29

推进燃料国产化进程

2019-03-20 13:44:32 中国证券报在燃料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堆是关键因素之一。低成本、高性能、批量供应的堆是燃料汽车成本下降并与传统汽车竞争的关键。

2019-03-20

宁德时代麒麟成功量产 量存储性能显著提高

3月21日宁德时代回应媒体,麒麟已经实现量产。

2023-03-29

隔膜企业业绩下滑 抢占100亿平米市场需求

恩捷股份表示,伴随二季度海外疫情扩散和加剧,公司海外销量亦受到影响,致使湿法隔离膜业务整体增速不及预期。

2020-08-28

盘点 | 各大企业的不起火方案

大禹安全技术可有效解决不同化学体系芯发生热失控之后的起火、爆炸问题。除能量密度可突破190Wh/kg的NCM811三元,还包括未来随着镍含量提高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

2021-09-27

科学家发现:分子抢座位 损害性能

研究人员证明,氧原子的激发能够提升离子性能,同时也会造成损伤。这一发现为制造寿命更长、容量更大的可充离子提供科学依据。氧的缺点控制分子的结合和流动方式,对储能和释放能量至关重要。

2019-08-2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