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电 | 耗时 21 ms

动力纷纷创新

先是比亚迪刀片横空出世,宣告磷酸铁的回归,紧接着广汽宣布石墨烯取得了突破,再然后是一直低调的蜂巢能源推出了可量产的无钴,直接把续航里程提升到880公里。

2020-10-20

上半年17家企业冲刺IPO

5家企业。

2019-08-02

产业的蛋糕并不简单

2019-09-25 13:50:13 高工一方面,跨界的幅度较大,如做光伏配件的爱康科技、做葡萄酒的中葡股份、做焊接钢管的玉龙股份、南方黑芝麻糊,还有车企、房地产、材料等等,这些跨界企业各自投身

2019-09-25

海外需求“暴增”,出口大涨97.99%

受欧美动汽车高补贴刺激,叠加海外储能市场需求井喷,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出口再刷新纪录。

2023-05-05

工信部解读:动力离子蓄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20-07-06 13:56:15 工信部动力离子蓄是利用离子作为导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移动,通过化学能和能互相转化实现充放,从而为动汽车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蓄,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2020-07-06

市场“寒流”下的资本“热潮” 2020年1-7月上市公司及成功IPO企业募资方案

企业体量的改变,也意味着未来动力产业格局将发生改变,资本进出之间也会让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今年年初,宁德时代一份200亿大手笔募资预案拉开了整个产业的扩产序幕。

2020-07-20

青海产能逐步恢复

2020-07-29 09:38:2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的青海比亚迪动力工厂内一派繁忙景象。

2020-07-29

不漏的“量子

2019-10-28 08:05:3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计红梅  量子最近,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们为一种新型量子绘制了蓝图。

2019-10-28

未来或被取代?多种元素前景光明,国产新能源迎来突破

多年来,随着动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利用率越来越高,动汽车市场倾向于使用作为动力,红极一时的一度形成了“有走遍天下”的局面,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缺点暴露出来,让国家政府和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在其他可替代的元素上

2021-12-10

价暴涨!多家巨头斥资超200亿上游“挖矿”

有“”走遍天下,无“”寸步难行,已经成为今年以来行业的真实写照。

2021-10-18

新能源汽车销售连续三月下降,上下游巨头业绩分化

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9月,中国动力企业装车量排名为:宁德时代、比亚迪(002594.SZ)、国轩高科(002074.SZ)、力神、亿纬能(300014.SZ)、中航、时代上汽、孚能科技、卡耐新能源

2019-10-17

钠离子时代到来?

7月29日,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网上正式发布钠离子,并表示宁德时代钠离子具备低温性能、快充性能以及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未来将与共存发展。钠离子的时代要来了吗?钠离子有哪些特性?

2021-08-02

中美贸易摩擦对产业的影响

5月10日,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其中产品主要包括,碳酸、氧化和氢氧化的原及原组。

2019-08-12

100亿动力浪潮来袭:回收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9-09-24 11:25:33 联盟动力退役大潮不可阻挡,回收渠道布局迫在眉睫。据新华社消息,在市场前景的驱动下,国内动力回收产业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9-09-24

“固态”短期难量产,为何动车厂还愿等?

当然,还有最近新上市的——蔚来新车ET7使用的固态。什么是固态?固态,实际上是采用固态解质的离子

2021-07-14

俄德合作开发钠

离子是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种,它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脑等便携式子产品中,在动汽车和宇航工业等领域也有着很好地运用。但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金属,并且在自然界中储存量有限。

2020-07-21

技术驱动交通动化

欧阳明高指出,经过多年研发,中国离子动力技术已跻身国际前列,其中,离子动力能量密度提升了两倍以上,成本降低80%以上,真正实现了离子动力的革命。

2020-07-15

钠离子:与谁争锋?

新型技术路线再次引发全球关注。继固态离子之后,作为新型的钠离子进入大众视野。

2021-10-26

又获巨头加码 磷酸铁回潮有望持续 上游供给缺口仍存?

日前,韩国动力巨头SK创新CEO与SK On(业务子公司)CEO在接受路透采访时透露,公司发现 " 车企对磷酸铁抱有兴趣 ",正在考虑生产磷酸铁,用于低端动汽车等

2021-10-12

8月动力装车量3.5GWh:三元同比增长 磷酸铁大幅回落

其中三元产量4.6GWh,占总产量68.5%,环比增长7.3.4%,同比增长20.8%;磷酸铁产量2.1GWh,占总产量31.1%,环比增长47.6%,同比下降26.9%。

2019-09-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