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电动车 | 耗时 24 ms

全球汽离子供应链排名发布 中国居世界第一

2020-09-25 15:05:39 缆网在2020年的彭博社新能源(BNEF)汽离子供应链排名中,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迅速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掌握了72GWh

2020-09-25

2019至2023年全球离子管理系统市场年复合增26%

对高效,环保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基于云的BMS服务的出现是推市场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中国,美国和挪威目前是离子管理系统的重要市场。

2019-10-08

研究认为2023年欧洲年产能将达198GWh

根据预计,到2023年,欧洲厂商离子的年产能将达198GWh,而目前年产能为18GWh。

2019-07-22

韩国政府推“K”计划!亲自下场投资新型技术 押注这两大方向

据悉,新一代将用于韩国现代汽公司的,并为韩国制造商和制造商之间的联盟提供力。

2020-08-21

宁德时代即将发布钠离子钠相争,谁更胜一筹?

目前,发展势头正旺,而三元和磷酸铁早已经是人们熟知的技术路线,比亚迪也创新发布了刀片,但为什么宁德时代会突然发布钠离子呢?其实答案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露出端倪。

2021-07-14

日本发明新技术:离子量产成本可降90%

2020-07-13 10:51:05 财联社离子在科技界扮演着核心角色,为智能手机和智能汽等各种设备提供力。

2020-07-13

解液分子结构阐明

日本新潟大学、东京理科大学、山口大学和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山形大学和横滨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共同在分子水平上阐明了离子(LIB)新解液的浓缩盐水溶液结构。

2021-09-16

2000亿龙头牵手宝马?小米汽敲定“宁王+比王”?

厂商作频频!8月17日,有报道称,亿纬能将为宝马在欧洲的提供大型圆柱形

2022-08-31

后遗症正在路上

01 即将面临的危机和传统燃油一样,新能源汽也有自己的使用寿命;但是和燃油不同的是,燃油的报废处理相当简单,报废之后并不会带来多少后遗症;而新能源汽报废则需要考虑废旧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

2021-01-25

46800,终结燃油时代?

随着刀片、无钴,以及颇具颠覆性的固态的轮番上阵,不但让制造商们,也让企迎来一次主或被的革命。那么,江淮新能源缘何对46800情有独钟,又是哪里来的如此信心呢?

2021-03-23

全球企业纷纷加入废再生利用竞争

去年年底,在内华达千兆工厂完成了组再利用设备的第一阶段安装。对此,专门媒体评价称,特斯拉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生产企业。

2021-09-13

2020上半年TOP10盘点

一方面,国企企加紧布局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供应将成为其实现化转型的关键一环。

2020-07-28

磷酸锰铁:三元不可或缺的“稳定剂”?

目前,中国正极市场被三元和LFP瓜分,得益于突然爆发的出货量,今年前10个月,LFP出货量达87.52GWh,已经完成对三元市场份额的反超。

2021-11-16

之争:比亚迪可否凭借刀片再次称王?

2020-06-08 08:52:02 新浪财经   作者: 李诗韵  近日来一场方向之争在两家龙头公司间展开,向左是磷酸铁,向右是三元,哪个才能在未来主流市场站稳脚跟

2020-06-08

欧洲首座超级工厂即将开建

不可否认,当前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在中日韩厂商手中。对于这种现状,欧洲各国政府、汽厂商以及企业自然不会甘心。

2019-06-28

微宏力3.4亿投建德国

2019-11-25 09:25:34 高工中国企业微宏力德国子公司宣布将在德国柏林附近的路德维希斯费尔德镇建立一座工厂,用于生产货、卡、跑和越野系统。

2019-11-25

我国行业受到疫情评估及展望

离子在武汉的集中程度离子在武汉的产业聚落极少,而源管理的PCB规格较为普遍,因此寻求其他地区的分散供应与替代性难度不高,因此武汉未来若是长时间的停工并不影响整体产业的运作。

2020-02-25

级碳酸均价突破50万元/吨 多家上市公司加速扩产碳酸产能

最新数据显示,级碳酸现货均价上涨至51.5万元/吨。分析称,上游资源供应情况是决定价未来走势的关键所在。上下游生产周期错配是需求爆发下供给难以快速响应的根本原因。

2022-10-18

蔚来磷酸铁技术突破 有望降成本抢占中低端市场

日前,众网从相关渠道获悉,蔚来汽计划采用磷酸铁对目前的70度(kWh)包进行升级优化,目标是容量升级优化到超过75度,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发布新

2021-07-13

新势力需求激增

摘要:6家新势力今年前10月累计交付312811辆,上市至今累计交付量已经达53万辆,到今年年底累计交付量有望突破60万辆,成为拉装机量增长的主力。

2021-11-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