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正极材料 | 耗时 25 ms

春兰离子项目成功签约

近日,总投资50亿元的春兰清能高性能离子项目在东城集团成功签约!

2022-01-25

固态企业辉能科技拟两年内赴海外上市

公开资显示,辉能科技于2006年在中国台湾成立,是一家陶瓷研发公司,曾发明全球第一款固态(Lithium Ceramic Batteries,LCB)。

2022-04-22

现代汽车拟在中国建氢燃工厂 “以奖代补”下“空中楼阁”已落地起势

国金证券2020年12月23日话会议纪要分析认为,燃产业的商业逻辑是量和价的反馈:政策推动燃的装机量上涨,进而推动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在重卡领域燃的全寿命成本就具备竞争力,价格会引发重卡市场的启动

2021-01-08

特斯拉国产对供应商三缄其口 未来在华自建工厂几率大

同时有消息称,国产版Model 3供应的LG化学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2170式投入使用或将从2020年的第一季度或者第二季度初期开始。

2019-12-09

超260GWh 上半年国内动力产能竞赛“升级”

高工根据公开资梳理发现,2019年1-6月,国内动力投扩产合计产能规模超260GWh(部分企业未披露具体规模),加上国外项目总产能或超400GWh。

2019-07-03

我国首台空间应用燃升空

飞船上搭载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自主研发的燃系统载荷,计划开展我国首次燃空间在轨试验。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的发展,载人探月任务会面临月夜长时间无太阳光照等情况。

2022-11-18

动力进入退役阶段 催生回收产业链爆发式增长

四方力量争抢风口动力回收行业已经迎来了诸多玩家,目前看来,我国回收可再生报废动力的参与主体主要来自四股力量:专业第三方资源再生企业、生产企业、动力生产企业和动汽车生产企业。

2019-06-25

的“咽喉”攻坚战

公认的难题“如果说堆是燃的‘心脏’,那氢气循环泵就是‘咽喉’,其主要功能是将燃堆内未反应氢气循环再次利用,同时实现‘吹扫’产物水,防止‘水淹’,以提高氢气利用效率和系统安全。”

2020-11-25

100亿项目签约落户武汉!

2021-06-02 08:01:19 长江日报-长江网5月31日,继小鹏汽车之后,又一家动力头部企业选择在汉布局,中航与武汉经开区签署《中航动力及储能武汉基地项目投资协议

2021-07-14

又一储能项目落地

据媒体报道,6月27日下午,南通市委书记王晖会见深圳市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夏佐全、深圳市懋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懋略科技”)董事长沈晞一行,并与投资方代表共同见证总投资120亿元的懋略储能系统用项目签约

2022-07-14

马斯克:全球供应短缺影响了特斯拉的产能

她解释称:“一部手机只需一块,一台笔记本脑需要12块,而动汽车可能需要数千块。如何将一个行业迅速扩大100倍?

2021-04-06

储能新力军:锌

一个是中科院物理所的金奖项目:硅基负—长续航必然选择;一个是宁波所的高混燃堆产业化项目;一个是中科院物理所的锌基储能。在高性能方面,目前具有强大不可超越的优势。

2021-12-28

BNEF市场追踪 | 金属月报:价继续上涨

8月价继续上涨。磷酸铁(LFP)的月度市场份额为51.3%,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镍钴锰三元离子(NMC),进一步提振对碳酸的需求。从回收的金属可能有助于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

2021-09-15

钠离子企业为方能源完成今年第三轮数千万元融资

本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钠离子芯产线和产线的后续运营、增加研发投入、引进人才以及市场拓展。

2023-01-30

发改委再提300Wh/kg 动力势必要跨过这个坎?

不仅是因为2018年国内没有一家企业可以量产300Wh/kg的动力产品,更是因为在当时体系和技术水平下,动力能量密度做到300Wh/kg仍存在较多风险。

2019-11-11

一块燃爆资本圈,比尔盖茨重磅加持,宁德时代慌了!

当前车企搭载主流产品均为液态,而固态将液态解质替换为固态解质,能大幅降低热失控风险;通过采用金属,能将能量密度提升70%以上。

2021-01-11

比亚迪的“野心”有多大?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式发布了采用磷酸铁技术的刀片,该将首先搭载于比亚迪“汉”车型。2020年7月12日,比亚迪汉式上市。

2021-07-12

【企业专栏】让“中国靶”点亮炫彩世界 ——聚焦解决“卡脖子”难题的ITO靶制造企业:广西晶联光有限责任公司

不导也不发光的玻璃,被靶镀上一层薄膜,便可幻化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子屏幕。铟、锡是靶界的一对绝佳组合,ITO(铟锡氧化物)靶在全球应用最为普遍。

2019年中国(遂宁)业大会即将召开

会议将围绕产业政策、资源开发、应用、技术、终端需求、资源回收等方面深入探讨国内外产业发展战略,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展望终端需求未来前景。

2019-09-16

碳酸价格持续下跌:拐点已至?

价进入短期“退烧”阶段。进入12月,级碳酸报价维稳且保持下行。据市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国内级碳酸跌5500元/吨,均价报53.7万元/吨。

2023-01-3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