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正极材料 | 耗时 27 ms

4680量产在即?大尺寸动力能否成为主流?

来源:智数汽车大数据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元,一种是磷酸铁

2021-11-15

超长续航、快充 中国动力将实现“超车”?

来自深圳的一位动力工程师告诉记者,广汽埃安的“石墨烯”提升的是充效率,并不影响续航,而“硅负”则是对应为改善续航能力的方案;上汽智己的掺硅补芯技术的关键点则是提升能量密度;蔚来发布的是综合利用半固态

2021-01-21

磷酸铁:“落难王子”复仇记

除了传统车企纷纷加速动车转型的力度和速度,各路人马也快速加入到动车的大军中来,贾跃亭携FF归来,富士康、苹果、小米也纷纷要造车。今天来聊聊一个细分领域,动力——磷酸铁

2021-03-05

七地争创“之都”! 宁德时代/国轩/亿纬/欣旺达等领衔

“双碳”目标叠加新能源风口,行业全面爆发,一边是动力企业百亿级项目加速落地,另一边是上游原价格不断上涨,“降本增效、供应链打造”成为企业重要课题。

2022-03-30

特斯拉宣布全球范围采用磷酸铁,效仿中国市场

在此之前,特斯拉在中国一直在使用由全球最大制造商宁德时代供应的磷酸铁。特斯拉公司周三表示,随着关键的价格飙升,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转向更便宜的磷酸铁

2021-10-26

总投资52亿,欣旺达要在浙江新建基地

动力公司欣旺达子股份有限公司(300207.SZ,下称欣旺达)在加快产能布局。

2020-03-26

63家上市公司H1业绩公布 超5成净利下滑

01.高工统计发现,14家上市公司中,8家保持营收增长,6家营收增势下滑,2家净利润为负,9家净利润增幅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09-02

美国多个实验室在联合开发高性能储氢

这些车辆使用燃将氢气和氧气混合,产生能来驱动发动机。水是它们唯一的排放物。为了让氢燃继续发展并改变整个经济中的各个行业,需要新的基础设施。

2019-10-14

5月产量骤增317%、占比超六成 磷酸铁耀眼的逆袭

近日还有消息称,在加速筹备造车的美国苹果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供应商谈判,其Apple Car或将搭载中国企业生产的磷酸铁

2021-07-15

争议不断的动力暗战,究竟改变了什么?

三元vs磷酸铁:性能大比拼三元和磷酸铁这两种的结构类似,都是由、负、隔膜和解液四部分组成,两者根本的区别从方面来看,主要是的不同,其中三元为镍

2021-07-20

传统磷化工巨头争抢磷酸铁“大蛋糕”

12月22,川金诺公告称,拟在广西投资建设15万吨/年级磷酸铁前驱体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5亿元;另外投建10万吨/年级磷酸铁项目,预计总投资为

2021-12-28

钠离子能否入局动汽车和储能市场?

钠离子采用普鲁士白,负采用硬碳,其比能量预计达到160 Wh/kg,接近磷酸铁(LFP)的比能量。

2022-12-23

从Q4动力订单看2019产业脉络

第四季度的订单情况可以反映出2019全年的动力产业发展态势。Q4巨额订单接连落地背后,是头部主机厂、厂和设备/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在进一步加深。

2019-12-30

我国动力实现技术重要突破

2019-03-27 08:11:02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离子动力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获悉,近日该公司研发团队攻克动力和负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

2019-03-28

动船舶用预计到2025年需求量达到35.41GWh

实际上配套船舶作为动力源需经船级社产品技术标准认证后才可使用,截至2019年6月,国内拥有船级社认证的动船用离子芯企业11家、认证芯产品25款,芯种类数量以及对应的企业数量仍较少。

2019-09-10

科学家开发的“黄油 ”可以为固态提供急需的动力

通常情况下,离子由两个对立的(阳和阴)组成,由液体解质隔开。离子通过液体解液,在充和放周期中,离子在两个之间来回流动。

2020-05-22

2023年中国动工具需求将达7.5GWh

现阶段,无绳动工具应用以欧美市场为主,TTI、百得、博世、牧田、宝时得等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无绳化趋势将赋予动工具用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代替镍镉加快,也将催生大量市场替代空间。

2020-07-10

化学脱嵌法盐湖提落地 新技术助推行业持续发展

化学脱嵌”的概念始于离子,是指上不断充过程中从中脱出的过程。离子在充放过程中,即是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

2023-05-06

大批产品换装磷酸铁,仅出于安全考虑吗?

前有比亚迪刀片,后有广汽埃安的弹匣。不过,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比亚迪是对磷酸铁进行针刺测试,而广汽埃安对磷酸铁和三元都进行了测试。

2021-08-16

固态的产业化之路尚远

有研究显示,假设随着固态技术的发展,氧化物固态解质LLZ最低成本能够由2000$/kg降低到50$/kg,在结构相近的情况下,阴LNMO厚度为70um时,每个原成本为0.12$,

2019-10-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