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正极材料 | 耗时 24 ms

预计2020年国内氢燃汽车保有量超1万辆

美国能源局研究显示,大规模量产可显著降低燃成本。

2020-06-24

风口上的燃商用车 尼古拉会是下一个特斯拉吗?

尼古拉自从2016年便连续公布了三款车型,分别是续航里程达1900公里的动力与燃混动版的Nikola One;续航里程1100公里的燃版Nikola Two以及续航里程为500公里的纯动力

2020-06-29

蜂巢能源首款无钴量产下线

7月16日,蜂巢能源在江苏举行了首款无钴量产下线仪式。蜂巢能源称,这意味着全球首款无钴走出实验室,式实现量产,蜂巢能源由此成为全球首家突破无钴技术难关,成功实现产品量产的动力企业。

2021-07-19

质子交换膜在山东淄博实现量产

11-19 08:09:59 新华社   作者: 陈国峰  11月18日,东岳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工程在位于山东淄博桓台县的东岳集团投产,标志着我国氢能核心质子交换膜的技术和生产规模均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2020-11-20

谁在争夺北美市场?

韩国LG新能源在扩大北美地区的产能!有消息称,LG新能源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一座工厂,预计投资将达到1.7万亿韩元,折合约14亿美元,建成之后,主要用于满足知名公司和其他北美客户的需求。

2022-03-30

第三代太阳能效率显著提升

在室外条件下,双面串联太阳能实现超出任何商用硅太阳能板的效率。这也是首次通过实验清晰证明了双面串联装置效能优越的证据。

2021-02-19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 宁德时代难撼动

国内大部分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能、力神、中航、孚能科技等,动力装机量均出现下滑。国内的厂装机量下滑却意外的让外资厂出现在装机量排名中,其中LG和松下排名前十。

2020-03-02

技术进步推动动车市场加速发展

延长使用寿命被视为一个关键进步,因为这可以使能够在第二辆车上重复使用,将帮助降低拥有动汽车的成本。《快报》周刊的报道称,科学家们将目前的离子的性能优化推到了致。

2020-07-03

中央工作组为何赴江西督导矿开采?

得益于丰富的矿资源,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均落地宜春。

2023-03-14

政策疫情双影响 燃汽车上半年仅售403辆

2020-07-21 11:26:43 缆网燃汽车( FCV) 是一种用车载燃装置产生的力作为动力的汽车。

2020-07-21

3年动力企业数量减少50% 前五家市场占比80%

该协会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名单”显示,2018年度中国离子营业收入达到1727亿元,比2017年的1589亿元,同比增长8.7%。

2019-08-07

外媒:LG化学开始在南京生产 供应特斯拉上海厂

腾讯科技讯 全球动车行业的翘楚公司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市建设动车工厂,计划在年底或者明年初生产Model 3,特斯拉公司也已经开始构建围绕上海动车工厂的本地化供应链,尤其是供应链。

2019-09-24

芯片荒、荒……中国新能源汽车还能引领全球吗?

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哪些瓶颈,短缺、芯片供应不足怎么办?

2022-09-06

黑龙江鹤岗力引擎为百大项目护航

2020-05-11 09:12:00 黑龙江日报在海达高纯石墨及负项目现场,力铁塔在阳光的映照下,十分耀眼。这基铁塔连接着厂区的“生命线”,厂区内所需的工业用都是通过它输送而来。

2020-05-11

吉林省首辆氢燃城市客车式下线

2019-09-30 08:25:15 人民网9月28日,吉林省首辆氢燃客车在延吉式下线。

2019-09-30

国内首个离子与飞轮储能混合系统调频项目开建

3月22日,华山西主导的朔州热大功率磁悬浮飞轮储能AGC辅助调频重大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式开工,该项目完工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飞轮储能辅助调频项目。

2022-03-30

固态尚未走出实验室

市场的误读在于,虽然在和工艺两个层面进行了技术创新,但蔚来此次发布的仍将使用隔膜、解液等,应归类为“半固态”。固态和传统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内部的解质的物理形态。

2021-01-14

BMO:钴过剩将减缓全球动汽车普及率

2019-09-09 10:48:29 缆网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以下简称“BMO”)近日表示,动汽车生产所需的矿物供应已经出现过剩的情况,尤其是钴和供应过剩明显,预计到2021年动汽车普及率将减缓

2019-09-09

铁路环境下燃和氢能使用的研究

作为铁路运输中的一种多功能零排放技术,燃和氢能(FCH)列车完全具有能力帮助欧洲实现其温室气体、空气污染和降噪目标。

2019-05-22

全球最大规模混合储能系统将开通运营

据外媒报道,全球规模最大离子储能系统和钒液流储能系统的组合——牛津能源超级枢纽(ESO)即将在英国力市场全面开始交易,并将展示混合储能资产的潜力。

2022-03-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