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有望实现长寿! | 耗时 35 ms

诺奖得主吉野彰:十年内仍将主导产业

无法想象的变革吉野彰从发“portable”(可便携)一词开始流行,便意识到社会需要一种新的。1983年,全球第一块在日本诞生。

2019-12-11

刀片出鞘!磷酸铁产业链上“风口”

际上,与三元相对比,安全一直是磷酸铁的立身之本。

2020-03-27

成本降30% 比亚迪将推新磷酸铁

2019-08-26 13:38:37 汽车之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的形势下,成本更低的磷酸铁“回暖”之势,曾是这条技术路线“坚定派”代表的比亚迪再次曝出新的铁研产计划。

2019-08-26

动力梯次利用产业链尚未形成

随着成本不断下降,同时具备能量密度更高、寿命更、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等特点,相对铅酸更具竞争力,而且梯次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间。

2019-08-23

新能源起势,归来?

板块方面,港A股市场上的板块均连涨几天的成绩:10月15日至19日,短短3个交易日,港股市场的板块已经累涨逾10%,A股市场的板块则累涨近4%。

2021-10-20

磷酸铁“买得起”和“跑得远”同时攻克

装车量同比倍增,一时让磷酸铁的风头盖过三元。开得更远与开得安全的较量同样作为新能源动力材料方案,一开始磷酸铁和三元一样,受国家政策扶持补贴。

2020-12-09

2019-25年全球离子市场年复合增率达15%

2019-07-18 10:51:33 缆网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报告透露,2019-2025年全球离子市场复合年增率将达到15%,到2025

2019-07-18

荷兰引入飞轮混合储能系统,目前已应用于荷兰

混合动力系统由8.8MW / 7.12MWh的离子和6个飞轮组成,总功率可达3MW。

2020-09-04

中信证券: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延续高增

正负极材料、隔膜、解液、辅材)、特斯拉供应链、热管理、控、回收;上游包括钴资源、设备。

2022-09-14

离子产业风头正劲 巨头企业压力与机遇并存

市场保量近3亿辆,年均产量超过3000万辆的轻型动车领域,正在政策的引导下,加快从铅酸的技术升级,由此,在这一领域的增速超过动汽车。

2020-11-03

调研 | 赣锋:第一代固态已装车 动力、储能产能布局正提速

浙江锋是赣锋板块专门聚焦于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固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推广的子公司,目前其拥的固态技术全球领先。

2021-12-31

调研 | 赣锋:第一代固态已装车 动力、储能产能布局正提速

浙江锋是赣锋板块专门聚焦于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固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推广的子公司,目前其拥的固态技术全球领先。

2022-01-04

固态进入量产阶段,能否全面取代液态

正因如此,固态的工作压范围也更大,可更为快速的充。相较于液态,固态的发热量很低,不需要特殊的冷却系统。一般来说,固态的存储能量密度,是液态离子的2~10倍。

2022-03-07

“终结者”再突破!固态抢占制高点

固态与传统相比具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拥更大的功率和更的使用时间,是下一代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全球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布局,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需求接近500GWh。

2019-11-29

“驯服”离子,创造一个“超待机”的世界

他在阴极中用了古迪纳夫的—钴氧化物,但在阳极用了一种碳材料——石油焦炭,它也可以嵌入离子。不再是基于分解极的化学反应,而是基于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来回流动,这使寿命大大延

2019-10-10

在还没能够达到车辆使用的“全固态

冯旭宁说,从热失控的某些角度出发,磷酸铁比三元要“好”;固态是更安全的,但一定要在“固态”前面加个“全”字,在这种动力还未量产,也没车企在应用,但是大家都还很期待。

2019-09-27

设备行业展:预计2020-23年总需求1212亿元

海内外扩产新周期,设备龙头迈向全球化新阶段通过自下而上梳理新能源车产业链,我们看好国产设备中期成空间。下游动力需求明确,我们预计2020-23年全球龙头扩产合计594 GWh。

2020-02-26

钠离子距离我们还多远?

因为离子在全世界都在做,如果说全世界的车都用离子来开,全世界的能都用离子储存,根本不够,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钠离子是首选。”什么是钠离子?

2021-07-14

宁德时代、比亚迪的钠年内上车,采用钠混装方案

知情人士告诉36氪,宁德时代钠离子将搭载于奇瑞汽车新能源品牌iCAR的首款新车,“采用钠离子离子混装方案”,而该车预计今年四季度上市。

2023-05-06

14家企业已储能产能规划

远来看,储能将成为除动力之外的应用主要增点,发展前景广阔。储能专用走进市场储能应用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但由于技术问题与价格偏高,储能仍处于市场导入期。

2019-08-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