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有望实现长寿! | 耗时 31 ms

工信部:2021年全国离子产量同比增106%

据悉,2021年,我国离子行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代化水平,全行业持续快速增,先进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022-02-28

工信部:上半年全国储能离子产量达到15GWh、同比增260%

近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上半年全国离子行业情况指出,储能离子普遍5000次以上循环寿命,龙头企业产品循环寿命超过1万次。

2021-08-02

麒麟问世,或轻松1000公里续航

麒麟全化学体系的热稳定、热安全,从而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升级。四大亮点此次发布的CTP3.0麒麟在部分性能上超越了特斯拉主推的4680,是一次结构的升级。

2022-07-25

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付宇:氢燃料-39℃冷启动关键性突破

近日,上海骥翀氢能科技限公司发布了MH170金属板燃料堆,这款产品据称氢能源燃料领域诸多关键性突破。为此,中国网记者专访了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付宇。

2021-01-18

能量密度/成本/安全都比不上,大众投资的QuantumScape固态恐应用难

先说结论:QuantumScape的科学研究非常出色;但是他们的体积小且未经验证——尚未达到iWatch的大小,并且从未在验室外进行过测试;与固态相关的重大风险尚未克服;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宣称的性能

2021-01-19

掺糖更稳定 储能能力提高4倍

是一种最潜力的下一代。它的储能能力比今日离子提高了4倍。期以来,的稳定性一直无法解决。当时,正硫极会膨胀和收缩,受到很大压力迅速恶化。同时,负极受到硫化物污染。

2021-10-20

原材料涨价催生“平替” 宁德时代成熟产品发布在即 却分析师“泼冷水”

不过,曾毓群也表示,宁德时代的钠离子不是刚一出来就很便宜,因为目前整个供应链很小,成本比贵。分析师则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来看,钠的替代性际上很微弱。

2021-07-13

抢过三元风头,连续三个月销量翻倍,磷酸铁掀复兴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磷酸铁共计装车量同比增127.5%,环比上升3.5%。这已经是磷酸铁连续三个月同比增翻倍。

2020-12-03

专注品质提升,探寻骆驼蓄寿”的秘诀

而蓄作为汽车的“心脏起搏器”,与汽车能否正常启动息息相关。很多人都在好奇,为什么的蓄可以用很久,的却很容易损坏?骆驼蓄寿”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2019-12-24

美股固态巨头飚40倍!A股概念股来了

2020-12-11 08:50:49 东方财富网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缘故,今年一直都是热门题材,在固态的突破可能会将热度再拔高一个层级。

2020-12-11

2020年中国离子解液行业回顾与展

解液属于四大材料之一,是离子的血液,在保障离子的安全性、循环等性能方面至关重要。目前,解液已基本国产化,其出货量与离子出货量成正比。

2021-01-05

磷酸铁成“香饽饽”

导读:未来磷酸铁在乘用车领域的占比仍提升空间,达到50%左右的水平磷酸铁安全、能量密度大、循环寿、自放率小、无记忆效应的优点,且成本比三元低15%,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磷酸铁的投入

2021-07-28

斯坦福/MIT/丰田合作新研究公布 可预测寿

科学家们结合综合验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揭示了在离子容量开始下降之前,准确预测使用寿命的关键。

2019-04-01

又获巨头加码 磷酸铁回潮持续 上游供给缺口仍存?

日前,韩国动力巨头SK创新CEO与SK On(业务子公司)CEO在接受路透采访时透露,公司发 " 车企对磷酸铁兴趣 ",正在考虑生产磷酸铁,用于低端动汽车等

2021-10-12

产业化进程加速,固态开辟新未来

导语:固态是指采用固态解质的离子,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显著优势,解决传统液态安全事故频、能量密度临近上限等诸多问题,在需求高速增及技术代际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乘势而起。

2023-03-14

科学家研发新型阴极制备法 让储能超10倍的取代离子

该研究表明商业化了希,而且解决了行业内的一个挑战,即需要一种用方法以大规模生产能够提升性能的材料。

2019-11-28

固态微型:“体型小,储能大”创全球之最

记者场看到,这款的体积非常小,其规格要显著小于人们常见的纽扣。据介绍,这是一款专门用于助听器、耳机的微型

2021-12-01

超快离子问世

当前,限制动车推广开来的最大难题,除了是续航里程短之外,还就是充时间过,不够便利。如果充时间能够和燃油车加油时间相差不多的话,预计动车早就满大街了。

2020-08-03

三元VS磷酸铁,是二分天下还是一方独霸?

关于新能源车动力,市场上一直三元和磷酸铁技术路线的争论,前者成本高但续航时间,后者续航略差但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2021-11-24

韩系厂商“扑向”磷酸铁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磷酸铁在动力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特斯拉等车企也将重心转向磷酸铁路线,LG新能源为了提高市占率、维护客户,必须要进一步布局磷酸铁

2022-08-1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