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有望实现长寿! | 耗时 29 ms

2025年全钒液流国内装机量突破1GW

摘要:新型储能政策推动液流进入商业化前期,国内装机规模未来2年成倍增,并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网调峰领域率先爆发。

2021-11-10

《中国储能发展战略展》发布 储能将迎爆发式增

据介绍,深圳储能创新中心将重点围绕超寿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开展研究,全力打造国际统一标准体系及检测平台,验证、示范超寿命和智能充技术在动交通和智能网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2020-12-09

研发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

其中,松山湖材料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设计出的高分子解液能够将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将推动作为储能器件的际应用。

2023-05-05

2030年磷酸铁取代三元成为储能系统应用主流技术路线

伍德麦肯兹最新分析表明,磷酸铁(LFP)于未来十年内取代镍锰钴三元(NMC)成为储能系统应用的主流技术路线,其市场份额将从2015年10%增到2030年的30%以上。

2020-09-15

中国自主品牌三元安全性突破

记者15日获悉,中国自主品牌广汽埃安最新发布新一代动力安全技术——弹匣系统安全技术,由此中国汽车行业首次了三元整包针刺不起火,攻克了公认的行业难题。

2021-03-16

陈立泉院士:中国固态在2020年产业化

主要从事及相关材料研究,在中国最先研制成功离子,解决了离子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离子的产业化。

2019-12-13

宁德时代研发出寿

已研发出一款寿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向上证报记者透露,在寿命方面,公司已研发先进的零衰减,可1500次循环内的零衰减,这将是一款具里程碑意义的寿

2020-03-11

国产特斯拉拟引入新款:低价格高寿命高储能

知情人士表示,新的低成本总续航历程将达到160万公里,并可使特斯拉动汽车能够以与燃油汽车相同甚至更低的价格销售,并盈利。

2020-05-15

特斯拉发技术路线

2019-08-15 10:20:28 汽车之家   作者: 姚嘉  日前据外媒报道,特斯拉研究小组与合作伙伴发表了新的研究报告,称发了比固态能量密度更高且更稳定的新型技术

2019-08-15

替代离子钠离子储能技术迈上新台阶

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过程中,化学储能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化学储能技术中,离子已在便携式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中占据主导地位。

2021-07-13

氢气预警技术防范离子火灾

,当储能系统探测到氢气产生时会立即切断充源,避免火灾发生,离子热失控的早期安全预警。

2020-08-19

磷酸锰铁量产“前夜”

对此三元,其在压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在低成本的同时拥与5系NCM几乎相同的能量密度。从资源获取的角度考量,磷酸锰铁原料成本低,环境友好,材料的市场前景广阔。

2022-04-22

2023年储能产能过剩风险若

综上所述,2023年储能,尤其是大型280Ah储能供应商进一步增加,供应商产能稳步释放,明年全市场范围出“一芯难求”象概率不大,下游系统集成商的芯采购压力稳步下降。

2022-12-05

日媒:日本在领域仍优势

2019-10-14 08:28:09 参考消息日媒称,日本企业一直在包括材料在内的相关领域拥自身优势。

2019-10-14

5G储能纷至沓来 磷酸铁“回春”

2020-03-13 09:50:16 上海证券报5G建设的加速,为磷酸铁产业链打开了基站储能的市场空间;而在成本压力和技术突破下,固守商用车的铁与三元再战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2020-03-13

日媒称日本在领域仍优势

2019-10-12 09:04:11 参考消息日媒称,日本企业一直在包括材料在内的相关领域拥自身优势。

2019-10-12

VS,谁能引领未来

因此扩容简单,相较于磷酸铁,在大容量的情形下不会增加额外的安全性风险。钒的第三个优点是循环寿。钒在使用中不会发生物理变化,容量损失很小。

2022-10-18

钠离子发展获工信部支持 推出行业标准

离子、钠离子等新型作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是支撑新能源在力、交通、工业、通信、建筑、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之一。

2021-08-26

离子在研究到何种成度了

离子(LIB)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体系,具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体积小、质量轻、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特点,并迅速发展成为新一代储能源,用于信息技术、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动力支持

2020-12-24

5G储能订单纷至沓来 磷酸铁“回春”

“蛰伏”多年的磷酸铁将螺旋回归到新一轮周期。“5G基站的建设对铁(市场)是成倍甚至是几倍的增。”中关村新型技术创新联盟秘书于清教如此预测。

2020-03-13
返回顶部 关闭